2)第七百三十七章 二次爆发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舆论转向。

  孟谦客观的分析道,“从公关的角度来说,快其实并不一定是好事,一般来说,需要时间让事件淡化,降低舆论的关注度,然后再开始转移话题或寻找‘合理解释’,往往在舆论淡化后再进行舆论控制是最好用的。

  从眼下的时间点来看,多少还是早了点,看来他们是真的被我们刺激到了。”

  “那我们再抓紧点时间吧。”

  “抓紧是肯定要抓紧的,不过同时也得做点别的事情。任总应该也不能接受这种舆论转变吧?”

  任政非看着孟谦的眼神极为复杂,因为他心里知道孟谦在想什么,“孟总啊,再斗下去,大风集团接下去就要准备面对狂风暴雨了,而且会涉及越来越多的人和事。”

  孟谦淡淡一笑,“十年前华为放弃反抗的时候,其实应该也有类似的考虑吧?”

  任政非沉默。

  孟谦看着任政非微笑道,“敢打才能和,小输就能赢。”

  任政非的眼神慢慢坚定起来,“也是,我们想要和平,可别人从来没这么想过。”

  ...

  8月1日,当全世界风信用户打开风信的时候都会看到今天的头条新闻推荐标题是:《谷歌等公司的霸王隐私条款》。

  新闻内写道,谷歌等公司都有一条藏的很深的用户隐私条款,那就是全球用户的信息不管服务器在不在本地,都需要将用户的所有信息转送到米国。

  因为这是真实的情况,所以当大家看到这条新闻后,所有人只要去查看这些米国公司的隐私条款,然后一看自然就看到了。

  全球民众刚被压下去的一点情绪再次呈现复苏之势,当然,这只是前菜。

  8月3日,当全球风信用户打开风信的时候,会看到今天的头条新闻是:《揭秘微软和推特在埃及事件中扮演的角色》

  如果是曾经一世,应该是脸书和推特,这一世变成了微软和推特了。

  根据揭秘,发生在2011年的这次埃及事件中,微软和推特就是通过监控用户信息并引导舆论一路推动着事情的发展。

  紧接着,8月3日开始有媒体曝光中东,东南亚最近在棱镜门事件后查出的因为被米国企业的监控所导致的各种影响。

  第一轮舆论复苏真正到来。

  “不是说监控是为了反恐么?这TM叫反恐?”

  “傻子才相信监控是为了反恐,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霸权。”

  “如果棱镜门事件就这么过去了,这将会是全世界的悲哀,更是民主自由的悲哀,我们不能就这么放弃维护自己的权利!”

  “一切都是谎言,监控就是监控,不要再找低劣的理由来愚弄我们了!”

  “隐私安全必须得到保护,这是底线,如果做不到,还不如直接掀翻所谓的互联网时代。”

  “我不希望我的生活永远被暴露在别人的视线里,为什么连这点最基本的人权都不能给我?”

  舆论复苏了两天,8月5日,当全世界风信用户打开风信的时候头条新闻变成了:《推特一周封号过百万》。

  在今天的新闻里,曝光了上百万个被推特封号的账户。

  一时间,这些用户就像突然被指引了,瞬间反应过来自己可以去哪里发声了。

  短短一天时间,风信海外注册率突破1000万。

  在过去,一旦媒体和社交软件统一口径,结果“不堪设想”。

  但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叫做风信的东西。

  风信就像一把巨大斧子,劈开了一道缝。

  越来越多的推特用户涌向风信,在这里,他们只要不涉及色情暴力违反犯罪,没有人会去封他们的号。

  风信这几年被称作喷子集中营,暴露出了很多弊端,但至少风信一直守住了一个东西,那就是属于风信的言论自由。

  而这个东西在这一刻展现了重要意义,在风信上,关于这次事件的讨论再次爆发,舆论再次将棱镜门事件推到了风口浪尖。

  “没有安全,没有隐私,没有自由,我为什么要选择米国的产品?”

  这句话,成了8月高频出现的一个话题。

  8月,棱镜门事件的二次爆发,开始了。

  ...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