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六十九章 血气方刚四人组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向对比的东西。”

  孟谦跟着一笑,“所以我经常跟老师们说我们得多做点科普工作,我们普通老百姓了解的东西太少了,他们很容易出现各种误解。

  就像一直有人觉得一家芯片企业只会做设计但没有自己的晶圆厂就是垃圾,也不知道高通听到这种话什是么感觉。”

  四人相视一笑,孟谦随即问道,“我听说772所刚开始干这个项目的时候一片空白?”

  “确实如此,不瞒你说,我们刚开始这个项目的时候连个方向都没有,根本不知道第二天该干嘛,可就是这样一个完全从零开始项目却聚集了国内一批顶尖科学家,而且很多人都是自愿来的。

  因为这个项目就是有一种神奇的吸引力,它可以给我们个人成就感,是一个极好的科研项目,同时,它又能帮助到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不再受人限制甚至领先世界。”

  “老赵他们当年为了环境试验,几个人长期在实验室连轴转,差点把命搭进去。”一旁的胡威武忍不住说了一句。

  赵元福做了个手势示意别谈这些,孟谦知道这是一个不爱说苦的人,便直接问道,“那我们现在应该有具体方向了吧?”

  “在全世界航天界的研究中一直都是两个方向,一是改变制造环节,但成本巨大,二是改变设计环节,可以有效缩减成本,可航天芯片的设计是世界性难题。

  所以大部分国家还是宁可砸钱走改变制造环节的路,但我们还是决定选择后者,走的是设计加固的路线。

  正是因为它难,一旦我们成功,我们就能掌控领先优势。

  而且目前选择改变制造的,都是走的仿制路线,模仿米国和俄国曾经的航天芯片,走这条路会便捷很多,但却有个致命的问题。

  你既然是仿制,那你就很容易陷入长期跟随他人步伐的窘境,这也就意味着你的航天芯片可能在未来几十年,乃至一辈子都不可能超越米国。”

  “明白了,那不知道今天赵所长找我来的原因是?我们大风集团能帮上什么忙么?”

  “走设计加固这条路有一个好处就是只需要民用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就可以研制出航天芯片。

  而这两年我们都知道大风半导体的芯片制造工厂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大陆顶尖的芯片制造商。

  所以我想问问孟总有没有兴趣一起来把项目往前推动,在设计上我们基本已经研究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制造的问题。”

  孟谦其实来的时候就有猜到可能是这个事情,但真的是这个结果孟谦还是觉得有点意外,因为军工和航天芯片一般都是给专门的军工芯片制造企业代工的。

  毕竟民企要跟世界打交道,尤其是米国,这里面有点麻烦。

  中芯国际成立的时候就跟米国签署过协议,保证不给华夏军工芯片代工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