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五十七章 代工厂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0%以上,普通员工工资从900上调到1200,尤其是深城那边,我已经得到了消息,他们明天就会出公告,考核合格的一线员工基本薪酬将从每月1200涨到2000,涨幅达到66%。”

  “所以你觉得加薪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孟谦露出一个很难看透的笑容。

  王莱春猜不透孟谦的想法也就不去猜了,相对实在的说道,“这些工人之所以出来工作,为的就是钱,富士康的工作压力是很大,但这也是他们能保持竞争力的原因,他们不可能让员工每天轻轻松松的上班,这不符合工厂的利益。

  所以出了这种事情,他们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加薪,富士康这次新的薪酬标准出来之后是绝对超出行业平均值的,员工心里自然有把秤,他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继续干下去就是了。

  至于舆论方面的事情,富士康自然会去摆平。”

  “牛津大学之前有过一个研究,研究表明加薪对员工的刺激最多只能持续半年,一般只能持续两三个月,所以纯粹通过加薪来解决问题是很难有成效的。”

  王莱春突然笑了,“我虽然没有看过这个研究,但我相信他们的采访目标肯定不是以工人群体为主的,工人的想法真的很简单,他们大多来自农村,没什么学历,像富士康为什么那么多女工人,因为她们需要出来赚钱养弟弟妹妹。

  这就是工人阶层残酷的现实,他们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钱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实在的东西,你现在去工厂问问,国家这几年开始强调社保的问题,但大部分工人还是不愿意交社保,他们觉得一个月能多拿到手200块钱也是好的,什么退休以后的生活,能不能活到那会儿都不知道呢。”

  孟谦的眼睛不自觉的眯了起来,“王总,他们又不是机器人,他们是人,尤其是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他们虽然平时很少出工厂但也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这个世界,他们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没想法。”

  王莱春笑着摇了摇头,“那又怎么样呢?他们有无法摆脱的现实要承担,想法再怎么美好,也抵不过眼前实实在在的工资,因为这些钱是可以拿来解决他们的问题的。

  我知道孟总的想法,国家经济起来了,大家越来越富裕,教育也普及了,也许再过个十年二十年工人阶层会出现很大的变化,这个问题我们其实也都看到了。

  但工厂永远是工厂,就这么说吧,有朝一日华夏人富裕到都不愿意来做一线工人了,可孟总别忘了,我们华夏是富裕了,隔壁的缅甸老挝呢?如果华夏的人力成本大幅上升,大家自然会把工厂往印度,往东南亚迁,这是工厂的生存之道啊。”

  孟谦就这么看着王莱春沉默了几秒,把有点想说的几句话咽下去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