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章 新领域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孟总说说你的想法。”

  “我想做火箭,是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都说米国民营火箭的发展是因为米国官府被洛马和波音垄断导致的,但具体原因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随着一批米国民营火箭企业的出现,米国民营火箭公司正在加速米国在低空轨道上的占领。

  今天在座的各位肯定都清楚,太空资源向来就是个先到先得的东西,我们国家队本身就落后于米国和俄国,现在米国民营企业又开始入场,不得不重视起来。

  而且因为我之前控股马斯克的两家公司,所以我正好有机会了解到,米国的民用火箭公司用的是互联网模式在发展。

  而互联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快,他们借助NASA的技术和人才背书,快速融资,快速圈地,快速复制。

  马斯克通过特斯拉已经研究出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他接下去就会把这套模式套用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身上,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像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这样的民营火箭企业会在未来五到十年有非常不俗的表现。

  所以我们的国家队现在如果想要去跟上他们的节奏已经可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了,我们也需要发展我们的民营火箭公司才有机会对抗。

  否则的话,十年后我们上空会有几千颗米国卫星24小时盯着我们,这是毫不夸张的事情。”

  众人对视一眼后领导问道,“孟总的另一方面考虑是?”

  “那自然就是从我们企业的角度考虑,首先,我们做了市场分析,接下去的10年间将会有超过6000颗低轨卫星需要被发射,这个市场大概有200亿米元,这个钱我们想赚。

  说到这个事情,有一件事情可能各位并不了解,大家只看到了米国的民营火箭公司,事实上,欧洲数国,俄国,印度等十几个国家都在偷偷的发力民营火箭,只不过他们没有米国民营火箭公司那么高调而已,可以说在民营火箭的发展上,我们华夏真的落后了。

  其次,我们想要发展云智联,就必须占领太空资源,未来的卫星网络将会是云智联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我们不能掌握这个太空资源,等到云智联技术越来越成熟,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被动,甚至到时候可能会被米国反超。

  所以从企业核心技术的发展来说,我必须要争取这件事情。”

  “火箭和大风集团现在大部分的产品都不太一样。”有人客观的说道,“对于纯粹的外行来说,这不是一个三年五年能攻克的技术。”

  “我知道。”孟谦当然知道,华夏后世那些民营企业的核心团队全是从国家队出来,米国那边也一样,都是从NASA出来的人扛着,搞火箭真的从零开始研发那就是找虐,“所以我才在今天这个场合提出这个想法,既然我们要围绕航天航空事业打造我们的产业联盟,我也希望领导们能考虑在政策上给与民营火箭的发展一定的支持。

  让更多有经验的老师傅可能来到民营企业,一起发展我们的民营火箭事业,至少可以考虑合作嘛。”

  见领导们不说话,孟谦补充道,“华夏是世界上除了米国和俄国外唯一一个拥有火箭制造全产业链的国家,这是我们的巨大优势,但如果我们在接下来的火箭竞争,卫星竞争,甚至说大一点是大空竞争中不能利用好这个优势的话是非常可惜的。”

  “孟总的建议可以好好探讨一下。”领导给出了积极的回应。

  总的来说这一世的华夏在军工技术下放上要比曾经一世开发的更快,与民营的合作脚步也走的更快,再加上孟谦指出的问题确实都是问题,所以能收获这样一个结果还算在预料之中。

  孟谦有信心,应该能提前几年开启华夏的民营火箭浪潮。

  而这,也确实是孟谦非常想要去涉足的一个新领域。

  ...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