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四章 早晚的事情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由诚惶诚恐,“王院士你让大家千万别谢我,我永远都是那句话,我是个商人,我赚了这么多钱,我没有资格接受什么感谢。

  是我应该谢谢大家,是大家的才华把我顶到了这么高的位置。”

  王大岩看这孟谦,眼里尽是欣赏和欣慰,“大家感谢你,是因为你让买不如造的思想有了底气。

  买不如造是艰难的,甚至有些时候也是浪费的,因为在这个全球化的环境下什么都自己做本身是一个有些矛盾的思想。

  但是因为一些原因,哪怕会有浪费,哪怕会有逆全球化思想之嫌,很多东西就是得自己造。

  早些年,买不如造和造不如买的争议非常大,但因为孟总,现在从上到下都在倾向于买不如造,包括民意也在驱使着我们走向买不如造的方向。

  孟总其实就是推了一把,但就是这轻轻一推,却非常的重要。”

  听着王大岩的话,孟谦不禁发问,“王院士,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我,没有大风集团,如果造不如买的思想继续发展十年,您觉得我们还会有机会么?”

  “会的。”王大岩异常的坚定。

  “现在科技的发展这么快,现在落后的十年会比曾经落后的三十年还难追,王院士为何这么有信心。”

  王大岩保持着微笑,“因为一直有人在坚持攻坚,就像我刚才说的,造不如买和买不如造是一种争议,既然是争议,任何一方自然都会有其支持者。

  有很多事情,只是在恰当的时间出现,承担恰当的社会责任而已,就像在繁华盛世,文化产业一定会蓬勃发展是一个道理。

  所以我说,孟总这一推,意义非凡。”

  孟谦看着王大岩坚定的眼神,不由想起了未来的发展。

  很多人都觉得国产光刻机看不到曙光,很多人觉得如果没有孟谦,另外一个世界的情况让人难受,但那个没有孟谦的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孟谦记得很清楚,在光刻机的攻坚上,华夏选择了两条路,一条是按照阿斯麦的老路攻坚,一条是另辟蹊径弯道超车。

  在另辟蹊径的路上,华夏成功研制了超分辨光刻装备,走在了世界前列,在孟谦挂掉之前,超分辨光刻技术已经开始向光刻机方向攻坚,一旦超分辨光刻技术成功应用,说是下一代光刻机技术也不为过,因为它实实在在的打破了传统限制。

  在跟着阿斯麦走的这条路上,清华大学的朱教授带领的团队在2014年研发出同步扫描指标实测达到MA:、MSD:的工件台α样机,使华夏成为第二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之后没多久,华卓精科向市场推出商用光刻机双工件台产品。

  2016年长光所成功研制了波像差优于nmRMS的两镜EUV光刻物镜系统,2017年32nm线宽的极紫外光EUV光刻曝光系统通过验收。

  2019年科益虹源成功商用的浸没式193nm准分子激光器,2020年,哈工大的DPP-EUV来了。

  除此之外,江大成功研发11nm制程浸没式光刻机的浸液系统,南大光电研发出193nm光刻胶,华为自研EDA已进行7纳米验证。

  这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绝大部分的技术华夏都是全球第二,也是全球唯二。

  也就是说不管网友怎么嘲讽华夏的光刻机技术,华夏的光刻机技术到2019年基本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二。

  一群在生活中可能干啥都没拿过第二的人天天嘲讽华夏光刻机技术落后,这帮人才是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

  “孟总?”

  王大岩把孟谦从未来的思绪中拉了回来,“不好意思。”

  “想什么呢想的那么入迷?”

  “我就是突然想到,人都喜欢光鲜亮丽的英雄,但世界往往是一群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在推动着。

  大风集团的成功还不是因为国家有底子有人才,不然光靠我一个人,又能做的了什么呢?

  所以与其说是我推了大家一把,准确来说应该是大家推了我一把才对。

  我相信只要有这样一群人在,很多事情只是早一点和晚一点的区别的吧。”

  ...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