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一章 祸起萧墙之内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未来的经济关系走向?”

  “华米未来的经济往来会越来越频繁,互相的依赖会越来越深入,这是可以预见的必然,与此同时,未来两国之间的经济矛盾也必然会激发。”

  孟谦觉得有趣,“经济矛盾?这是为什么?”

  “我记得孟总曾点明说过,科技全球化是米国推动的,那经济全球化是谁推动的呢?”

  孟谦脱口而出,“当然也是米国了。”

  孙启成继续问道,“那科技全球化是为了让全世界为米国打工,经济全球化的目的呢?”

  孟谦有些无奈的一笑,“还不是为了让全世界为米元服务。”

  刘启成点了点头,“孟总看的很明白,但我跟国内多名学者探讨过,华夏的经济外向发展,并不想为任何人服务,所以,矛盾一定会产生。”

  “孙先生的意思是,未来我们之间的矛盾避无可避?”

  “我个人正是这么认为的,避无可避。”孙启成笃定道,“华夏想要复兴,就必须放弃一些没有意义的幻想。”

  孟谦的神色变的精神起来,“复兴之路,道阻且长啊。”

  “但我还是很有信心的。”孙启成的脸上有着跟这句话匹配的自信,“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我们华夏为什么要做大而全,孟总应该是很清楚的吧?我看过大风集团的一个公开数据,大风集团在国内参股的企业超过100家,而且这只是公开数据,我还听说一个传闻,大风集团有一个无名之辈小组。”

  孟谦微微一笑,“看似疯狂经济外向的背后,是默默的深耕内部市场,华夏的内需市场将会成为华夏经济的巨大支撑。”

  孙启成面露期待,“华夏企业通过现在的外部竞争不断积累的技术和人才,会在适合的时间反哺国内市场,终有一天华夏老百姓会看到,华夏制造是高品质的代名词。”

  孟谦马上接话,“我们也将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淡化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华夏可以逐渐从工业大国转变成工业强国。”

  “而且想要有这样稳步的,有规划的发展,只有华夏的体制有机会实现,我之前最担心就像那天在机场说的,华夏过早进入经济外向的高级阶段,没有准备好该怎么办,但因为大风集团的出现,让我心里踏实了不少,我现在更加坚信,华夏接下去的路会越走越顺。”

  “可面对来自米国的压力是巨大的,米元霸权,军事霸权,科技霸权,教育霸权,华夏可以靠内需守住城池,但同时却不可能靠内需攻下城池,孙先生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孙启成不在意的一笑,“华夏有一个巨大的优势,米国有一个巨大的劣势。”

  “愿闻其详。”

  “纵观历史,英国,德国,霓虹国,米国,这些强国的发展有一个共同点,掠夺,是靠牺牲其他人来成就自己,这也是为什么西方推崇丛林法则,因为大家看到的历史就是这样的,大家没有看到第二条成功的路,没有看到第二个成功的方式。

  但华夏的崛起创造了第二条路,一条靠自己努力的崛起之路。而我个人认为,这样一条道路必然会在未来成为大家追捧的模式,因为时代变了,核武器的成功现世让大规模战争出现的概率微乎其微,没有大规模战争,就没有大规模掠夺,没有大规模掠夺,就没有办法像过去那样通过掠夺成就一个大国。

  所以这个时候想要发展的国家该怎么办?

  我相信未来会有很多国家来向我们华夏学习,而我们国家一定会教。”

  孟谦跟刘启成对视了一眼,默契的一笑,其中深意,大家心知肚明,“那在孙先生看来,米国的巨大劣势是什么?”

  “米国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米国依靠繁荣和利益吸引着全世界的人才。”孙启成保持着微笑,“但是,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我相信终有一天,祸起萧墙之内。”

  ...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