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个外人的努力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住的企业合作,我担心万一有人在里边做些小动作,就麻烦了。

  张总是知道的,霓虹国的企业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而我们台省现在最拿得出的三个晶圆厂都有不少的外资渗透,更何况他们本身对我们大陆企业也有一些想法。

  所以我的计划就是到时候宁可在实验阶段多花点钱,多开发两台光刻机,一方面我会找更成熟的高端芯片代工厂做实验,另一方面,我也要找一家我更信得过的晶圆厂来做实验。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芯片是未来科技领域的重中之重,我们既然要打造华夏的生态,当然要有自己的高端芯片生产能力,否则,整个上游产业都没我们什么事了。”

  张如金忍不住多看了孟谦两眼,“你又在为整个华夏考虑。”

  “那不知道在张总看来,如果我们能提供高端光刻机,华芯国际有没有机会发展成一家高端晶圆厂?”

  “光刻机确实是生产芯片的核心,但光有一台高端光刻机显然还是不够的。”张如金显得有些无奈。

  “张总还需要什么?”

  张如金这几天是真的很欣赏孟谦,但矫情的话现在也不必多说,“首先我们需要一套完善的高端工业软件。”

  “这个我们大风集团可以提供,我们通过跟索尼的合作对工业软件进行了不少优化和升级,我们现在的工业软件绝对不输国际上的任何一款工业软件,而且我们实现了工业软件全套自主,没有人可以限制我们。”

  也不知道为什么,还没有去验证,张如金却相信孟谦所说的,“另外一个问题还是设备,一旦我们有了高端光刻机,生产芯片所需要的其他设备就会开始被禁售,瓦森纳协定摆在那,这是谁都没有办法的事情。”

  “据我所知,这些设备的平均使用寿命应该是三年左右,对吧?”

  “差不多。”

  “那我们或许可以赌一把。我通过跟佳能的技术交易,我给了他们芯片架构以及设计上的一些核心技术,他们给了我们几个目前国内比较落后的一些光刻机相关设备的核心技术,而我拿到这些核心技术之后全都转卖给了国内对应的设备生产企业,这些设备的研发生产都不像光刻机这么难,我相信给他们三年左右的时间,他们可以生产出替代品。”

  张如金的眼神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化,“材料也是问题,同样会禁售。”

  “蓝星集团张总知道吧?”

  “那是自然,蓝星是我们的供应商,合作了很多年了。”

  “我跟蓝星谈过了,我们会合作创办一个材料实验室,专攻芯片生产所需要的材料,张总应该也是知道的,材料研究一个大问题就是项目投入,因为材料研究很烧钱,在不确定结果的前提下企业很难投入太多的钱。

  但这个合作研发项目我们大风集团将准备绝对足够的投资,蓝星主要负责出人,当然,后续我们也会出人,至于能不能成功也得赌,但至少这个事我们已经在做了,这就是一个希望。

  其他张总还缺什么?”

  “我...”张如金一时语塞,其实确实还有缺的,比如技术工人,但张如金实在是开不了口了,孟谦一个“外人”居然为国内芯片的生产布局到这个地步,自己实在是没脸继续提需求了,难道华芯国际就真的就一点困难就无法克服么?就真的像大家说的就是一个败家子么?

  张如金的眼神终于变得坚定起来,露出了一个笑容,“我觉得这确实是我们华芯国际的一次机会,如果这样的就会都不去争取的话,好像有点说不过去了。”

  ...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