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三章 无私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态这个概念可能也不是所有人都听过,而且即便听过生态这个概念也很容易跟产业链产生混淆,事实上,生态和产业链是两个东西。

  我们从本质来看,产业链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产业链的核心是大量的上下游关系,是一种企业间的关系。

  而IT生态这个概念目前没有任何官方的解释,但我们可以看一下生态的本质,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很显然,区别已经出来了,生态的概念要大于产业链,因为生态是一个包含了企业,员工,用户,环境等因素的动态概念,建立一个完善的产业链,可以让我们满足生产需求,并且不受制于人。

  而建立一个以华夏为主导的全球IT生态圈,能让华夏成为全球IT行业的话事人,影响乃至主导全球IT行业发展,这才是国际竞争关系中,需要追寻的终点。”

  “那要怎么做才能建立起一个生态圈呢?”有人下意识提问。

  “其实生态圈的建立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就像大自然逐步发展到今天这个平衡态一样,只要我们把生态内的基础搭建好,花会自开,鸟会自来,而基础,正是我之前所说的一切,我这里再做一个总结。

  建立专利壁垒,促进科技流动,加深内部合作,打造全产业链,提出全球标准,最终创造生态环境。所以我们之前所做的一切,其实就是在创造环境,有了环境,用户,人才,都会自然而然的进来,慢慢的,我们就能主导一个全球生态圈。真的到了那一步,我相信在这个生态圈中的每一家良性企业都会获得自己的成果。

  而一切的前提都是我们能达成内部联盟的共识,我知道这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平衡点是很难把握的,米国企业也花了很多年才有今天的平衡状态。

  但我想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可能不是特别恰当的例子,但或许可以帮助理解,这就像是篮球比赛,平时大家在国内比赛的时候都是竞争关系,甚至还会找外援来打比赛,但到了奥运会,原来的对手会成为队友,外援也不可能上场。

  大家只要始终记住一件事情,国外的企业随时会卡我们的脖子,自家的企业再怎么竞争,多少还能留一丝底线,因为就算有企业想要做到那个份上,国家也会出面,但面对国家之争,只有你死我活,没有底线可言。这就是国际竞争的残酷。

  我相信我们华夏可以打赢已经来临的科技战,我也希望今天我所带来的这些想法,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可。”

  现场沉默,所有人都有自己的思考。过了一会儿,信息部的领导突然走到孟谦的身边,“孟总有一点说的非常好,IT行业一旦进入国际竞争,那就是国家之争,而非企业的个体之争,这就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行业。

  我个人认为华夏IT行业竞争与合作并行的联盟模式是一个非常好的提议,值得深入探讨。”

  领导如此直白的表态,大家的内心都是表示理解的,因为孟谦今天所说的一切真的很无私,从头听到尾都是在为国家的整体发展考虑,是在为华夏的所有企业考虑,并没有掺杂任何有利于大风集团的私利,甚至把备胎思维这种东西都拿出来分享,到底是利己还是无私大家还是能分辨的清楚的。

  成年人在社会上经过洗礼之后多数都会变得利己,但这并不妨碍利己的成年人对无私的人的尊重。大部分人此时看孟谦的眼神,都已经不一样了,一直以来,一个20出头的年轻创造大风集团这样的传奇都是饱受争议的。

  但现在大部分人的眼神中,已经没有了质疑。

  而面对大家的反应,孟谦的心里也跟着踏实了几分,这一世华夏IT行业的发展,应该会不太一样了...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