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六章 创造力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笑,“他们提出的不仅仅只是这样一个荒唐的想法,他们甚至给出了合作机构的建议,给出了大概的预算,给出了这个稀有金属可以为公司带来的长期利润,给出了我们做这件事情的回报率。

  他们是真的很认真的在考虑这个荒唐的想法,只是他们忽视了一些细节,包括公司创建这样一个项目背后需要付出的隐形投入,包括月球上的稀有金属私企有没有使用权,包括我们对月球的了解其实还很少。

  我相信很多人听到这个事情都会觉得大风集团是家有病的企业,都会觉得员工有这个闲工夫去多写几行代码不好嘛。

  但这份方案实实在在的摆在了我的办公桌上,我也实实在在的给他们发了哪怕不多的一点奖金,这或许是所有人都觉得可笑的现象,但这种可笑,正是大风集团跟大多数企业之间的区别。”

  刘吉仁听孟谦分享这个故事,不知道为什么内心有些莫名的激动,“可孟总难道就不担心这样的环境会培养出一些不务正业的人么?”

  “我不担心。”孟谦摇了摇头,“我可以这样跟你说,首先,我的员工,至少大部分员工,有他们自己的分寸,他们该做的工作从来不会落下,其次,我真的不怕公司养一堆疯子,我就怕公司养一堆呆子。

  我始终坚信科技的发展,世界的进步一定是属于疯狂之人的,而且,永远不要低估人类的创造力,那是人类最应该被尊重的能力。”

  刘吉仁忍不住请教孟谦如何培养员工的创造力,如何善用员工的创造力以及如何管理员工的创造力。但孟谦全都委婉的拒绝了。

  愿意说个大概,已经是出于对东软的认可和期待,但往深了说那就没必要了,这也算是大风集团的管理机密了。

  明白孟谦的度在哪,刘吉仁也很识趣的不再多问,而是把话题转到自己今天原本的目的上,“对了孟总,大风集团现在越做越大了,不知道有没有软件外包的需求?”

  “这个事情最近我们倒是确实有考虑过。”软件外包是IT企业很常见的现象,什么都自己做对企业来说负担太大,越大的企业外包的项目越多,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压力,不过大风集团现在其实还没到那个时候,孟谦也是为了给东软留点合作念想,“说起这个事情,刘总要不要考虑一下技术授权。”

  “技术授权?”

  “嗯,关于我们的软件创新,最近专利申请陆续都下来了,所以我们在考虑授权的事情,大家一起发展嘛。”

  刘吉仁一惊,“孟先生不会在软件上也搞专利壁垒吧?”

  “不可以嘛?”孟谦一本正经道,“不然怎么扛得住那些大企业的攻势。”

  刘吉仁大笑两声,“不愧是专利狂魔啊。”

  “那刘总,到底是感兴趣还是不感兴趣?”

  “当然感兴趣。”虽然如何在软件上设立专利壁垒这让刘吉仁持有一定的质疑,但如果孟谦真的做到了,这可就真的是挑战国外企业的一个机会,刘吉仁不是没有野心的人,他只是过于保守,但真的有这样的机会摆在面前,他是不会完全不在意的,“孟总如果不介意的话,改天我去贵公司拜访一下。”

  “好啊,恭候大驾。”

  其实孟谦看到刘吉仁比较激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看上了刘吉仁在教育部的资源,东软很早就自己办学院,后来成立了自己的民办学校,但这一切都是因为东软本身就是创立于东北大学,又有教育部的提携。

  孟谦也很想在江大搞学院但之前让江大自己搞他们到现在都没讨论出个结果,这种985高校要搞个学院太复杂了,其实企业想搞民办,还真不能找太好的学校。

  可孟谦也没有其他的资源,教育部那边更是两眼抹黑。

  所以他准备牵上了刘吉仁这条线,这个事情或许能找找突破口,不过这个事情孟谦此时并没有去提,第一次见面说太多不好,这个事,等跟刘吉仁打几个来回后,孟谦好好跟他谈谈...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