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章 名声大噪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工作人员叫了过来,最后通过跟现场所有人的沟通,大家决定让主办方随便准备点干粮,会议继续。

  大家都很好奇,孟谦这个玉到底是什么东西,这种好奇远胜于吃饭这件事情。乃至很多人分到了干粮也没心情吃。

  而舞台上的孟谦则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词,“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研发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虽然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没有断过,但也实实在在的经历过两次冷落期,至于原因也很现实,就是这玩意儿太难了...

  六十年代的时候米国搞人工智能,他们当时的设想连2019年都没做的到...这项目能不凉么。

  搞了十来年米国就把放在人工智能上的资金都撤了,一直到80年代神经网络崛起,人工智能总算是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各国开始投入更多的资金,可惜,人工智能是一个结果设想太过完美的领域,搞了十来年各国又开始撤回投资了。

  一直到1997年深蓝打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人工智能开始吸引企业资金,然后到2006年出现了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才进入了第三个春天。

  这个春天跟之前两次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不再是政府和机构投入,而且企业投入,但从事人工智能的孟谦也很清楚,人工智能行业的泡沫之大非常可怕。

  什么乱七八糟的企业套上个人工智能的名号都能出去忽悠资本,人工智能这个市场乱的一塌糊涂。

  有人说,人工智能是21世纪最伟大的技术,但也有人说,人工智能是21世纪最大的骗局。

  都有道理,因为从某种角度来说,现实中的人工智能和很多用户理解中的人工智能,是两回事...

  跟电影里的人工智能,更是两回事...

  至少孟谦死那会儿,人工智能的本质上只不过是一个复杂的算法,仅此而已。

  无非就是这个复杂的算法赶上了信息暴发和硬件爆发的好时候,它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带给人类很大的想象空间,但人工智能毁灭人类?还是算了吧。

  人工智能和人类唯一接近的地方或许就在于,不管是男人还是人工智能,永远无法理解女人到底在想什么...

  “我最近写了一片论文,刚过审核。”回到现场,孟谦开始自己的演讲,他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神经网络的图,用圆圈表示了神经网络的输入层,隐层以及输出层,“我在这篇论文中提出了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概念...

  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在浅层结构学习模型在复杂函数表达上的局限性,在我的框架中,将特征和分类器进行结合,用数据去学习特征,为此我提出了另外一个说法:无监督特征学习,不再需要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样本类别的标注...

  这种模型是一种深层非线性网络结构,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