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七章 创造项目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示了否定态度,“大环境不行,国内现在缺乏基础科研生长的土壤,如果是纯数可能还好一点,物理化学这些领域回国搞基础科研太吃亏了。

  而且说实话,真正搞基础科研的,没几个在乎钱的,这都是偏执狂干的事情,他们对企业家也没什么兴趣。”

  孟谦表面上点头表示认可,“那再说说应用科研和开发科研。”

  “应用科研和开发科研倒是可以放在一起看,想把人喊回来,满足三个条件,有项目,钱到位,有成就。就比如你提到的光刻机项目。

  你的光刻机项目绝对不愁喊不回来人。”

  孟谦注意着每一个在海外的人的表情,大家看起来对这个说法都很坚定,“你们为什么这么肯定?”

  “因为现在在国外想回国的人真不少,一抓一大把。”邱明成笑道,“甚至说想回国的人有点过剩了都不夸张,如果可以,谁不想回家啊。

  可现在国内很大的问题就是太缺靠谱了的项目,尤其是在应用科研领域,像你的光刻机项目,国家支持,华科院和各大高校参与,你又愿意开高工资,公司地点在沪上这个国家未来的名片城市,成功后还能为国家半导体产业付出一份力量,实现自我价值。

  有钱拿,有事做,有价值,有保障,这样的项目绝对一堆人抢着回来,可问题是,类似这样的项目在国内有多少?

  你没在国外生活过可能不理解,很多人都后悔出国,但大家后悔的不是出国后受委屈了或者怎么样,也不是说不喜欢国外,相反不少人还是很痴迷国外的繁华的,而是出国后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需要顾虑和权衡的东西太多了,本来或许很简单的一个问题莫名其妙的就变复杂了。

  尤其你在国外呆的越久,你在这里的情感牵绊越多,这个问题会变得越复杂。”

  孟谦故意苦笑,“按你们的说法,我想吸引海外人才,就得不断的去打造更多像光刻机这样的项目?”

  “这是最靠谱的方法,但公司每一个项目都做到光刻机这样也不现实,反正就是围绕着项目内容,项目价值,项目回报这些东西上多下的功夫总是没错的。”

  邱明成看了大家一眼,示意大家补充,大家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所以如果我可以提供更多光刻机这样的项目,你们也都愿意回来?”孟谦用开玩笑的语气问道。

  “我还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走基础科研的方向,如果不走基础科研这条路的话,我个人很愿意回国。”邱明成倒是回的很直接。

  另外还有两人也表示愿意回来,但也有两人选择了沉默。

  孟谦也不在意,笑了笑道,“那你们等着,我这次回去给你们创造项目去。”

  几人也没完全把孟谦的话放在心上,半信半疑的应着,毕竟大家学习的领域都不一样,大风科创怎么可能搞出这么多项目呢,至少现在他们还想不出来。

  第二天上午,是公开交流环节。

  昨天是望月新一的个人表演,今天则是大家围绕ABC猜想进行交流。

  不管是华裔天才陶哲宣,英国的安德鲁·怀尔斯还是俄国数学大佬格里戈里·佩雷尔曼等人都陆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不过让孟谦有些意外的是,马雷格尼也上台表达了个人观点,而且说的内容还挺有价值。

  “马雷格尼是法国的天才少年。”邱明成注意到大家好像都有点意外,解释道,“而且他不像别人那么专注于科研,他平时狂放不羁,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在女人身上,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有不小的成绩,可以说他在数学领域的天赋真的很高。”

  “我大概知道他为什么喜欢嘲讽华夏人,特别是昨天为什么还要特地跑过来嘲讽我们了。”坐在一旁的云玮突然开口。

  邱明成忙问,“为什么?”

  云玮淡淡道,“他跟我是同一届国际奥数大赛的,我是冠军,他是亚军。”

  众人,“...”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