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三十五章:告祭九庙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皇朝效力。”

  朱由校点头,道:

  “既然你已经到京,灾事司便尽快组建起来吧,在京中选址一处,报予工部,即日建衙。”

  “灾事司官员,也都由你选定,上报户部,再告朕知道。”

  说着,朱由校转头道:“灾事司初建,批内帑银一千三百万两,用于建衙,梳理赈灾事宜。”

  “如若不够,再向朕要。”

  杨嗣昌没想到一来就遇见如此恩典,顿时感激涕零,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喊道:

  “深受皇恩,不敢不报!”

  “陛下仁德,大明百姓有福!”

  朱由校摆了摆手,这般恭维,自做了皇帝,实在是已经听得有些免疫了,面上毫无波澜,道:

  “行了,下去吧,真要感谢朕,就将这些银子用在实事上,去多救一些灾民吧。”

  杨嗣昌道:“臣遵旨!”

  带杨嗣昌退去,王朝辅一旁说道:

  “爷,山西大震,殃及畿辅,朝臣们皆感天变示警,联名劝告陛下在明日祭告九庙,并请皇后娘娘及太妃同往。”

  朱由校靠在椅子上,有些无语。

  这个时候的人,迷信些倒也正常,如果这样做,能让朝野间的谣言少一些,倒也值得。

  于是,轻声说道:

  “朕知道了,不过太妃就免了。”

  “她老人家不问世事多年,一直诚心礼佛,真要是天变示警,也是朕的过错,皆与太妃无关。”

  王朝辅点头,没有说什么。

  朱由校叹口气,又问道:“礼部说了要在明日什么时辰祭告九庙吗?”

  王朝辅摇头,“还没有。”

  朱由校讽刺地笑了一声,看起来,这帮好臣子,还并没做出什么万全的计划来。

  满心想的,都是先让自己这个皇帝去向全天下认错。

  罢了,这样的事,也不是头一遭了,总不能因为这些,就在这个时候再砍掉一批脑袋吧?

  真要是如此行事,天下恐怕就要真的大乱了。

  “行吧,告谕内阁六部,就说朕准了朝臣们的联奏,叫礼部在明日前定下一个章程,送到乾清宫来。”

  “你下去吧,朕还有别的事要处理。”

  王朝辅不敢继续打搅,只好出门,而在东厂内的魏忠贤听了明天皇帝及皇后要告祭九庙的消息后,一下子就猜到,又是那些朝臣们的杰作。

  “皇爷贵为天子,哪有天子低头认错的道理,山西地震,又和皇爷有什么干系?”

  “是啊,我看,正是那些臣子无德,才触怒了上天,降罪于天下黎民。”

  魏忠贤听后,说道:

  “你们还不明白?爷这哪是低头认错,这是顺水推舟,权当消弭了天下间的隔阂。”

  “民间谣言,才是一把无形的刀哪。”

  几个档头不敢多说,立即逢迎谄媚。

  “厂公明鉴!”

  “厂公想的,小的们可是一丁点儿都想不到,要不说,厂公能受陛下信任呢。”

  魏忠贤非常受用这些话,笑道:

  “你们这帮人,嘴跟抹了蜜似的,怎么,家家都有喜了?还不回家去看着孩子?”

  几人嘿嘿一笑,不再多说。

  ......

  朝鲜,王京。

  朝鲜国王李倧坐在王座上,听着下头将领的汇报,一屁股出溜到地下,颤声道:

  “鞑子来了,怎么会来的这么快?”

  “大明呢,大明没有挡住他们吗?”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