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章:掐断水源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繁多,而登白官道之所以能成为两军主要争夺的地点,就是因为它的两侧临河!

  蒙古叩关几乎都是骑兵,为的就是来去如风,抢了就走,可如此多的马匹行军,无论去哪都是一个极大的目标,必须要找足水源。

  很显然,张万邦不是石永贞那种靠祖上荫福的蠢蛋,他自幼熟读兵书,所部堪称精锐,一眼就看出了自己大军背后的软肋!

  张万邦并没有直接回援大同镇城,反而是用雷霆之势突袭登白官道,为的,就是掐断自己大军的水源供给!

  不过现在这个时候,林丹巴图尔虽然有些着急,但依旧不是很在乎,因为他知道明军的底细。

  关内的蒙古人不在少数,林丹巴图尔率众叩关以前,就知道张万邦本部有多少人。

  张万邦所部虽然精锐善战,可不过两万多人。

  自己率领八万骑兵入关,分出个三万人去登白官道,他又怎么可能守得住,没有人能正面顶住蒙古骑兵的死亡冲锋!

  三万骑兵打两万以步卒为主的明军,怎么都不可能会输!

  想到这里,他开腔道:“都隆僧格!”

  一名彪悍的蒙古领主策马出来,用浑厚的嗓音答道:“大汗,我在!”

  林丹巴图尔道:“都隆僧格,本汗命你率领土默特部三万骑,夺回登白官道,为大军守住饮马水源!”

  都隆僧格的西土默特是如今臣服于察哈尔部的漠南蒙古诸部中,势力最为强劲的一部。

  察哈尔部能出男丁十余万,西土默特不足十万,总数也有七八万,这次都隆僧格带来的,都是骁勇敢战的草原汉子。

  除了那些小部,很少有傻子会把全部男丁都带出来。

  都隆僧格应了林丹汗的差使,统率西土默特部的三万骑自骑射阵中分开,轰隆隆一片,向白登山方向行军。

  一下子,围攻镇城的蒙古大军少出一大片。

  东城一座敌楼上,石永贞清楚地见到,城下的蒙古骑兵乱了,然后从中分出不少人往北面去了。

  “看来是镇台的援军回来了!”

  “援军到了!”

  “兄弟们,援军总算到了!”

  消息不胫而走,城头灰头土脸的明军们全都喜极而泣,有人相拥大呼,一下子,濒临绝望的情绪逐渐变成了希望。

  这个时候,一名城内冲过来的官兵经过女墙,跑到石永贞的面前,直接浑身一软,倒在地上。

  石永贞上前,双手将他搀扶起来,问道:

  “城内情况如何,刘部将呢?”

  “将军府被乱民攻陷了,刘将军和八百多个兄弟全都战死了!但是马棚和仓库还在我们手里,也守不住多久了!”

  “将军,援军到了吗?”

  石永贞眺望北方,喃喃道:

  “到了,就快到了。”

  语落,他再一低头,发觉怀里的官兵已经气绝。

  ......

  白登山以南五里,登白官道附近。

  参将渠家祯躲在一面土墙之后,从箭孔中观察外边的情况,从他的角度看过去,能见到隐藏在道路两侧的大批广昌营官兵。

  远远白登山头,张万邦的将旗正高高飘扬,四十余门轻炮严阵以待,对准了镇城方向。

  半柱香以前,蒙古的哨骑开始出现在官道附近,数量约有百余。

  虽然九边军镇接受了朱由校极大的整顿,官兵的整体素质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但除了火器以外,其它得军械变动不大。

  九边军镇之中,只有榆林镇的战马比较多,有一万多匹,大同镇和宣府镇的情况类似,战马极其稀缺。

  张万邦和姜弼麾下,都没有什么成建制的骑兵部队。

  姜弼还在驰援赶来的路上,张万邦在辽东之战中对这名宣府总兵有了些了解,不担心他不来。

  可宣府毕竟远水救不了近渴,击退西虏还是要靠自己。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