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四章:上京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丝毫预兆的交到了自己肩上,这可是赌上了大明其后数十年的国运之战!

  想到这里,他的额上渐生热汗。

  见状,四川总兵候良柱显得十分纳闷。

  在他的印象里,这位四川巡抚从协讨西南开始,就一直镇定自若,很少有什么事会让他变得紧张。

  候良柱取来桌上的圣旨看起来,读了两行,心中便已猜到了全部内容,也是倒吸了口凉气。

  其实今日朝廷大事,他这个做总兵的是知道的。

  “后金出兵围攻沈阳,意欲所在,却是攻灭福余部,辽东经略的这个猜测,真是大胆。”

  他说完,也在注意朱燮元的神色。

  后者回过神来,叹息说道:

  “熊廷弼御辽,身在其位,自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老奴此时再陷沈阳,也守之不住,何苦来的?”

  候良柱有些惊讶。

  “那依抚台这意思,辽东经略猜对了?”

  朱燮元点头说道:“福余部一旦为老奴攻灭,广宁至松锦一线,都会暴露在后金的视线之中。”

  “那时,朝廷就不只需要固守辽沈,连广宁、松锦一线诸多堡垒,都要重新修缮。”

  “只怕袁崇焕的松锦防线之策,不用也不行了。”

  候良柱目光变得凝重,走到地图边上,沉声说道:

  “松锦防线,沿边诸城堡皆需修缮,又要增募辽军十二万,这袁崇焕也真提得出来,真是信口开河!”

  “抚台…督师——!”

  “这一战你定要打胜,不然辽东局势可就无法收拾了!”

  说完,他望向朱燮元,目光熠熠。

  朱燮元不过一个文人,但是自西南之役以来,不论领兵作战,还是地方军政,一直都是行事果断,作风凌厉。

  包括候良柱在内,许多四川军将都是对其拜服。

  朱燮元沉默片刻,忽地起身,道:

  “我要即刻动身,前往京郊大营,见一见那里的边镇大帅们。”

  ......

  当夜,巡抚衙门外。

  朱燮元换上盔甲,一身的英武之气,他转身再望一眼待了许久的四川巡抚衙门,长叹口气,正要上马赴京。

  这时,候良柱带领诸将官从街角转来,强颜欢笑道:

  “抚台就让大伙送送吧,快两年了,弟兄们都舍不得您…”

  朱燮元本想在深夜单独离开,也免得离别伤感,见到这一群貌似粗狂的糙汉军将们,也是无可奈何。

  他将马缰交给候良柱,说道:

  “本抚听来传旨的王公公说过,候总兵带兵有方,西南战时,进退自如,颇有章法,这二载以来的笔笔功绩,朝中也都有数。”

  “再过不久,江南必生动乱,朝廷要调兵安抚地方,候总兵放在西南是小材大用,迟早都要调出去。”

  候良柱点点头,心中已经隐隐期待接下来朝廷对自己的部署。

  他一手接来马缰,亲自牵着,与朱燮元走在最前面,抬手应道:

  “征伐勘乱,这些都是身为武将的分内之事罢了,末将看来,这些远谈不上是什么功绩。”

  “分内之事能做到已是殊为不易,现在的满朝文武,有几人能真正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的?”

  朱燮元看他一眼,哈哈大笑,旋即又上下打量一番,打趣道:“候总兵学识敦厚,见多识广,若非从军,也必将是一代文士!”

  候良柱挠头,在诸将官的哄笑中说道:

  “抚台取笑末将了,末将自幼以来,唯念征战沙场,忠君报国而已,若将来有幸战死战场之上,也算不辱将门出身了。”

  朱燮元栩笑了笑,背着手,望着外面,悠然道:

  “我一介文士,如今却要投笔从戎,领兵北上拒敌,你们做武将的,怎么就不能读书识呢?”

  候良柱没有接话,心里却也是赞同的。

  他打算从明日开始,就让自己的部下向那些来西南讲学的士子学习识字,反正他们教谁都是教。

  至于自己,还是算了,他向不是这块料。

  来到城门口,不出所料,这里已经自发聚集了无数的邻里百姓,他们手扶着手,殷殷望来。

  朱燮元抖了抖肩上盔甲,自候良柱手中接来马缰,翻身上马,向周围的将领、百姓一一拱手,然后转身疾驰离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