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75章 无师自通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配方,虽然写在宋氏天工上。

  但真正能做出来的人,只有宋景和良乡的一群工程师。

  换言之,技术还是掌握在良乡商会手中。

  “在河套建一座混凝土工场,修筑长城,朕准了,不过,朝廷不出靡费。”弘治皇帝道。

  严成锦大喜过望:“谢陛下恩典!”

  西北有丰富的石灰岩和高岭土,修长城足够用了。

  良乡商会还十分弱小,有了土木这块商业版图,比起徽商和晋商来,又多了一些优势。

  “荆襄流民之数,足有百万人,问题是如何调到河套?”李东阳道:“藩王就藩尚且扰民,况且百万流民,该如何安置到西北?”

  流民粗鄙野蛮,看押荆襄的百万流民迁移,至少要万人大军。

  “不如就让张贤来办,张贤安置过顺天府的流民,由他去牵引再好不过。”严成锦道。

  “那良乡的知县,岂不是要换人?”

  良乡是大明的义鸟,日后地位堪比顺天府府尹,这个位置要替张贤保住。

  严成锦道:“陛下多虑了,如今良乡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无需过度监管,张贤前去迁移流民,两月就可以赶回良乡。”

  “张贤为人秉直,又安置过良乡的流民,倒是不错的人选。”李东阳也觉得张贤合适。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那就命张贤为钦差,前往荆襄迁移流民吧。”

  朱厚照低着头,目光微微一动。

  说起来,张贤是他的待定勇士,不提都快把此人忘了。

  老高这家伙,又把冷不丁就把张贤安排了。

  “两百万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需一人督造,司礼监可有合适的人选?”

  弘治皇帝声音提高了一些,让坐在外头的萧敬能听见。

  “回禀陛下,奴婢手下有个大垱,名叫徐坤,倒是极为合适。”

  严成锦却道:“臣有一人更合适,御史方学。”

  “那就让方学督工吧。”

  良乡到京城的路远,纵然是马车,也要一个时辰。

  弘治皇帝又拿起来一块,咀嚼起来咯吱作响,“这黄金米糕,是谁教你做的?”

  “老高。”

  “明明是殿下太聪明,无师自通。”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