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7章 利国利民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物,送到天津港。

  良乡河港开通,要雇佣不少力役,流民又多了个生计。

  江南造船厂的发展历史,严成锦就知道,造船厂有多重要。

  有了造船厂,就能将红夷大将军装在船上,争抢海上的疆域,占领海上资源。

  “良乡可还有空地?”

  一听严大人这话,张贤知道又要兴土木了,“工坊的西南,还有一些查抄来的空地。”

  严成锦去转了一圈,离内港码头不算远。

  回到府上,拿出刘大夏给的造船图纸。

  帮刘大夏,不仅是为了挪兵部尚书的位置,更是为了得到他的图纸,在良乡开船厂。

  良乡的水路开通后,需要商船将货物运出。

  一艘商船的造价,跟后世一台跑车差不多。

  良乡若开了船厂,能给流民提供许多岗位,这是大明第一座大型的制造场。

  只是,船只属于战略物资,不能私自建造,对船的规格有严格要求。

  也有许多人偷偷建造。

  严成锦要做的是合法买卖,不怕朝廷清查那种。

  要造船,还得朝廷允许。

  想了想,便去都察院值房写了一封疏奏,命方学送到内阁。

  当上右佥都御史后,戴姗便让方学做严成锦的部属。

  迄今为止,方学是唯一一个认同严成锦苟道的人。

  归于严成锦的属下,自然是希望学习苟道,成为都察院的金牌御史。

  “本官问你,此去要注意什么?”

  方学仔细想了想,道:“将疏奏亲自交给李公,他人不可染指。”

  “李公不在,又该如何处置?”

  方学沉吟片刻,心里想着如果是老高兄,会怎么做?

  “在案上放一张纸条:李公亲启,他人勿动。”

  “若李公将本官的疏奏留中?”

  “弹劾李东,阻塞言路,交付陛下时,再趁机越过内阁,直接将疏奏呈给陛下。”

  严成锦点点头,你已得我苟道真传,孺子可教也!

  ……

  内阁,

  李东阳抱着热水囊,翻阅各地呈上来的疏奏。

  方学走进内阁值房,看李东阳正好在,心中一喜:“李大人,这是都察院呈上的疏奏,还请大人票拟。”

  看李东阳打开后,他并未退去,因为疏奏有被留中的可能。

  “这臭小子真能折腾!”

  刘健回过头,不用问也知道,是都察院那个慎重的家伙。

  “又弹劾谁了?”

  “他要在良乡开办造船场。”

  刘健和谢迁相视一眼,自丘濬上疏严管海禁后,船只就成了管制品,需朝廷监管才能开办。

  “不开海禁,要造船厂做什么?”

  “将疏奏拿回去,告诉严成锦,此事不可!”

  “严大人说,此举是为了良乡的流民。”方学道。

  “先票拟,交给陛下批红吧。”

  李东阳在上头写了意见,等陛下做决定。

  看见疏奏并未被留中,方学这才退了出去。

  严成锦听说李东阳写了票拟,就知道一会儿要面圣。

  果然,没一会儿,暖阁的小太监来宣。

  从袖口掏出来二两银子,小太监笑道:“严大人破费了,陛下是为了造船厂一事。”

  严成锦大步踏入殿中。

  弘治皇帝在御前踱步,似乎正等着他来呢,“朕阅了你的疏奏,要船让工部督造就是,何须再建造船场?”

  “陛下,臣要的不是船。”

  弘治皇帝额头皱成川字,道:“不要船,你办船厂做什么?”

  “臣要的是船厂……”

  在上一世,有许多由大型工厂衍生成城镇的社区,有了工厂,就有了学校、超市、电影院,像一个微型小镇。

  良乡虽然没有这么强大的能力。

  有了一家造船场,流民问题或许就能解决大半,人人能吃上饭,有衣服穿。

  “良乡依旧清贫,有许多流民吃不饱饭,有了造船厂,男人能卖力气赚工钱,还能去码头当力役,女人能刷船漆,打扫地板…”

  弘治皇帝看向严成锦:“流民懂造船?”

  当然不懂,可是臣有刘大夏的图纸啊……严成锦想了想,道:“臣相信宋景,一定能造出船来。”

  有图纸,再找一帮匠人,应该能弄出来。

  严成锦不希望工部的人,看到刘大夏的图纸。

  弘治皇帝面色古怪,这宋景是天上派来的神仙不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