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4章 京城套路太深,我要回农村 (求收藏求推荐)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那书生作了一揖,问:“敢问兄台,可知道严成锦大人的府邸?”

  我就是严成锦啊,你说我知不知道?

  “在下也不知。”严成锦故作深思。

  那书生一脸急切:“打扰了,在下找严成锦大人有急事,不得耽搁片刻,有缘再会。”

  严成锦更加不能放他走了:“高某虽然不知,但高某对京城地界熟悉,寻个人不是难事,能帮兄台的忙。”

  书生一听露出喜色:“谢过高兄!”

  严成锦把他忽悠回自己府上,主要是周边有锦衣卫关照,再叫上十五个家丁,仔细想想,应该没啥问题了。

  那书生跟着严成锦进了无人的小巷,本来怀疑,如今又到了一座无名府邸前,更加疑惑了。

  “高兄,这是哪儿?”

  “这是我家府,在京城寻人也要花点功夫,稍后我自会派出家丁。”

  进了严府后,严成锦对着那书生道:“兄台自何地而来?”

  “哦,还未自报家门,真是失礼,在下宋景,自江西奉新雅溪乡而来,此次进京,是找严成锦大人有事。”那书生彬彬有礼。

  “敢问是何事?”

  “不便透露,高兄见谅!”

  严成锦使了个眼神,何能带着十几个家丁,把那书生包围起来,那书生茶杯都掉到地上,这才意识到进了贼窝:“高兄,这是何故?”

  “你这般支支吾吾,可是想行不能见光之事?我与成锦兄相熟,据我所知,他不认识你,你今日不说,我就…………不让成锦兄见你。”

  宋景眼前一亮,此人竟然和严成锦大人相熟,实在让他惊喜,激动道:“此事十分重要,但既然高兄与大人相熟,告诉你也无妨。

  在下看了严大人的强者法则,想了许多,将家中的蚕卵用盐卤水浸过一遍,制造恶劣生存条件,发现幸存下来的蚕卵,所孵出的蚕,不仅耐寒,而且吐丝更多!

  这强者法则不仅在牛上能用,在蚕上也能用啊!”

  严成锦懵了,我没教你这么玩啊。

  好强的动手实践能力,竟还能举一反三?

  刚才说他叫宋景来着?

  严成锦忽然皱着眉头:“你爹是?”

  “家父宋迪嘉,不知兄台为何关心起家父来?”宋景疑惑了,难道在下刚才说的不是一个很震撼的消息吗,为啥你一点都不吃惊?

  严成锦可以确定了,这书生就是宋应星的曾祖,宋景!

  关于宋应星,严成锦记得两个人,一个是他的高祖父宋迪嘉,一个是他的曾祖父宋景。

  前者是因为名字实在忘不掉,毕竟凹凸曼的名头太响亮。

  后者是因为宋景在大明当过官,并且官至六部尚书。

  宋应星的祖先在元代以前本姓熊,后来为了躲避兵火,便跟了妻子宋氏姓,迁居到奉新雅溪一带,家境不好,以务农和养蚕为生。

  眼前这家伙不正是养蚕的吗?

  天工开物中,也有宋应星在蚕卵中发现物竞天择的记载。

  见他半日不做声,宋景却急红了脸:“你说认识严成锦大人,莫不是欺骗在下?”

  “当然是骗你。”

  宋景竟无语凝噎,他出门时,发妻几番嘱咐,相公未曾出过远门,一定要提防生人,没想到情急之下,中了奸人的奸计。

  早知听夫人的劝就好了。

  宋景老实地把包袱里的钱袋取出来:“在下把银两都给你,可否放在下离开?”

  严成锦看着那几个铜板,一脸懵然,你确定这是银两?

  宋景尴尬了:“……路途遥远,在下花去了一些,实在是所剩无几,还请兄台不要嫌弃,放在下离去。”

  严成锦指了指正厅牌匾上巨大“严”字,道:“你找本官,就是为了蚕卵的事?”

  望着头上的大匾,宋景呆住了,许久没回过神来。

  这就是他要找的严成锦大人?!

  他忽然有一种“京城套路太深,我要回农村”的感觉……

  PS:想剧情翻史料,再精简提炼,尽最大可能做到最好,就是为了理直气壮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啊,喜欢的书友们,还请给个收藏和推荐,谢谢大家了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