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章 财务分析_重生之金融猎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必须得去实地考察。”

  “从公司的注册地址上看,这家公司就在我们南华省QY市,离我们长陵并不是很远,两三百公里的距离,去来也就最多两天时间。”

  “我要找的东西不会很细,从财报上应该能够看出来。”

  苏越想了想,继续道:“若是真从财报上找不出来,那我再去一趟,也无妨。”

  “嗯,我先让小雅帮你看一下这家公司最近三年营收和利润变化的缘由,然后再从异常的数据里面,找你需要的东西。”顾云汐淡淡说了一句。

  然后将丰隆管业最近三年的年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全部下载了下来。

  她将笔记本电脑轻轻放在沈小雅面前,轻笑道:“小雅,该你发挥的时候,找出这家公司的财务漏洞,说不定你还真能完成以前的梦想,在金融界扬名。”

  沈小雅将面前的电脑摆正,然后惯性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

  这才开始安静地一页一页翻看财务报告。

  服务员端来了咖啡、冰茶和水果沙拉。

  顾云汐轻轻地将冰茶放在沈小雅旁边,却发现她完全沉浸在财务数据分析之中,不时在空白文档上打字,计算,根本没注意到周边的一切,隔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有喝一口。

  “呼……终于看完了。”

  接近两个小时以后,沈小雅取下眼镜,揉了揉眼睛,忍不住呼出一口长气。

  苏越让服务员给她换了一杯冰茶。

  沉吟了片刻,才问道:“沈姐姐,丰隆管业近两年营收和利润大增,是什么缘由?”

  “从财报上看,丰隆管业这两年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并没有提高,行业现状从它年报的自我总结中可以看出,与前几年并没有差别,所以营收和利润的增长,肯定不是来自于市场需求量的激增。”

  “对比第一年的财务报告,这家公司营收和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因为公司这两年签了三家比较大的销售货商,那三家销售货商吞下了丰隆管业差不多40%的产品。”

  “通过丰隆管业每一份财报上的净利率走势来看,这三家销售货商对于丰隆管业真可谓十分慷慨。”

  “它们不但吃下了40%的产品,而且还为丰隆管业贡献了80%的利润。”

  “能造成这种现状,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销售商家自愿牺牲自己的利益,用销售链上的利润,来养肥生产厂家。”

  “你的意思是说,它们以大商家的身份拿货,出的价格,却是零售的市场价?”顾云汐明白过来之后,不禁暗自咂舌,“甘愿将销售链的利润拱手让给生产厂家,这不符合常理啊。”

  做生意,都是为了赚钱。

  以市场价大批量拿货,这三家销售商,若真想将手里的货物销售出去,不亏钱,根本不可能。

  “是不是关联交易?”苏越突然问道。

  上市公司中,许多公司为了业绩和财报数据好看,从而提升公司股价,时常会注册一大堆空壳公司,然后佯装成公司的客户,与母公司签订合同,做出自买自卖的行径,这就是所谓的关联交易。

  沈小雅将三家销售商的企业信息查了一遍,摇了摇头,说道:“不是关联交易,是真真切切的销售商家。”

  “这不可能!”苏越沉声道,“这种模式,它们怎么赚钱?”

  “关联交易,财务数据中,会出现致命的漏洞,因为无论母公司怎么绕,钱总得从母公司出去,然后再通过货款或者应收账款的形式收回来,出去的钱,可以名为投资,回来的钱可以收归营收和利润。”

  “但无论怎么变,这个资金流动的圈,是没法改变的。”

  “从财务数据上看,丰隆管业近两年与那三家销售商之间,只有货物流出和货款进账,也就是说资金是单向流进,相应的,丰隆管业没有等同的投资款项支出,这能说明丰隆管业与那三家销售商之间,不是关联交易。”

  沈小雅表达完自己的观点之后,眼里也出现一片迷茫。

  正如顾云汐所说的那样,那三家销售商的行为,完全不符合常理。

  顾云汐想了想,犹豫道:“有没有可能……这三家销售商大批量接货,根本就不是为了赚钱?”

  苏越听见这话,眼睛一亮。

  脑海中许多想不通的地方,突然开始顺畅起来。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