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118 送此万里目-2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人,听得许孝蕴直皱眉头。

  “水师远来是客,”赵行德也含笑还礼道:“那就有劳诸位大人了。”

  只言片语之间,他已经感觉,地方官比从前少了许多颟顸迂腐之气。以前,知州地方官都是礼部任命的,士人不得家乡为牧守,为官不久任,且三年一迁,知州虽然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想法,但在官场习气侵染下,大多数明哲保身,以州县为驿站,所谋者,唯下一任升迁更好的位置。所以辽军一致,弃官逃亡者众,中流砥柱者少。如今的地方官都是本地士绅推举的,州县就是桑梓之地,利益和他们切身相关,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他们办起事来要热切得多,是真正把一州一县之地当做自己的根基在经营。

  谭自在拱手道:“下官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赵行德点头道:“谭大人请讲,赵某若能办到,绝不推脱。”

  “正如赵大人所见,眼下虽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但这些都是看得见损失,看不见的远忧更令人忧心。扬州背山面海,向来既是漕运重镇,又是海上贸易的重镇。如今北方凋敝,短时间恢复不了元气,朝廷中枢已经南迁鄂州,夏国又占了洛阳,若迁都回汴梁的话则两面受敌。所以,数十年内,南北漕运只怕是难以回到当年盛况了。而海上的贸易,又因为大食海寇作乱而陷于断绝。这两路子都走不通,所以才百业凋敝,富商巨贾看不到任何希望,渐渐也会离开此地,扬州就彻底衰败下去了。所以......”他看着赵行德欲言又止。

  “所以呢?”赵行德问道,心中隐约他有些猜测。

  “不瞒赵大人,我淮南两路户口加起来不过百数十万而已,给朝廷的赋税却在诸路中居于前列,全赖工商兴盛之利。如今淮东虽遭兵祸,但世家大族多数及早避祸,辽兵退走之后,又有很多人回到了淮东,大家想要振兴桑梓之地,于是群策群力想了一个法子。”谭自在脸色诚恳道,“水师巡阅南海,杨帆万里,我淮南的商贾准备集资买船满载大宋物产,追附赵大人之骥尾,借赵大人的虎威,前往南海屯垦地以及诸藩国贸易,还望赵大人成全。”

  “哦?”赵行德问道,“你们有多少船?多少人?”

  “二十多条船,大约两千多人。”谭自在见他没有一口回绝,又道:“赵大人放心,商船队的补给全都自己解决,也不需要水师特别照料,只要大人允许商船队跟在水师船队后面便可,小人们绝不给水师增添麻烦。”谭自在说顺了嘴,许孝蕴脸色微变,想必此人在商船队中必然有利益,他看了看周围的人,刘文谷、马援眼含着笑意,并不以为忤,许孝蕴深吸了口气,并没有站起来指斥他借机营私。

  “为商船护航,是水师份内之事。”赵行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