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103 扫荡六合清-4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奸商盘剥,不免犹豫重重。是以淳于越这朋友干脆将钱粮折耗一力承担了下来,变卖股份所得的银钱,全都存放在各大行首处,用作补足耗费之用。若这笔初数用完,那位大人物还会再度补充银钱给各大行首。如此安排,在贫寒的工徒看来,一斤粮票换得一斤粮,乃天公地道之事,拿出粮款接济家人,便没有“吃亏”的顾虑。关中工徒少说也有八十多万之众,绝大部分家人都在关东,每个人拿出二三十贯钱出来买粮票布票寄回去,钱款就可达一两千万贯之巨,若筹划之人因势利导,以此赈济河南饥寒之民,中原的匮乏之难便迎刃而解。

  “积沙成山,集腋成裘。”良久,李蟾方才对淳于越道:“淳于行首,你那位朋友,破家为国,却不欲人知,可谓用心良苦,好计算啊。”他放下文书,意味深长地叹道,“人品着实可敬可佩。然则,可惜,如是人物,若木秀于林,必不能见容于小人吧?”他这些旁敲侧击,淳于越听得半懂不懂,其它三位豪商更加丈二摸不着头脑,只当李蟾是夸赞那位行善积德之人。

  “既然要弥补耗费,”周龙溪脸现异色道,“那锡铁木器行为何没有存银钱?”

  “这个,”淳于越略微犹豫,坦然道,“我受那位的恩惠,无以为报。淳于铁厂又岂能要回他这最后一成股?此番他既然有心行善举,我助其一臂之力。这些年略有积蓄,我自拿出做抵充耗费便是。”他脸色波澜不惊。李蟾却暗暗点头:“淳于铁厂能承造军械司的铁炮、弹药,果然不单是器械精良而已。”他沉吟片刻,慨然道,“今日事毕后,且容我回去商量。兴许,福海行也可成人之美,代售“粮票”、“棉票”,也算是‘积德行善’吧。”

  ............

  同一时刻,长安学士府旁一所宅院里,百数十名社士子聚会花厅,当中一人名叫杨景阳,乃是东人社的首领之一。马援一袭儒衫,站在杨景阳身旁,神色复杂地看着周围这些群情激奋的士子。东人社,原先是理社的旁支臂助,现在却渐行渐远,不少东人社士子都准备在夏国出仕,更有人在襄阳、洛阳、房州等被夏国占据的宋境担任官职。马援原本对东人社所作所为颇有微词,但这一趟却是有求于人而来。

  杨景阳大声道:“诸君饱读圣贤书,负笈求学于此,所为何来?”

  “以夫子之道治天下!”

  “济世安民!”

  “修,修身,齐家、治国、平,平天下!”

  “穷,穷则独善其身,达,达,达则兼济天下!”

  ......

  士子们嘈杂地答道,有人声音响亮,有人却不太自信。马援暗暗摇了摇头,他目光朝旁边望去,若不是赵行德点将要他走这一遭,他宁愿带这一彪人马去剿灭山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