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96 迫胁上楼船-2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便以灯笼小旗调遣兵马前去应援。

  灰尘不断从楼顶落下,城楼内外皆杀声震天,曹良史身上却平生一股肃静之气,一个个亲兵、旗牌官,甚至统兵的指挥,来到踏入箭楼时尚是心急火燎的表情,但走到曹良史跟前,尽是屏气吸声,恭恭敬敬。

  “敌军势大,”城门将陈淬劝道,“请曹大人退守黄鹄山子城。”

  “我誓与此城楼共存亡,”曹良史眼神微凛,沉声道:“城中尽是老弱百姓,若城门失守,曹某自当与城同殉,不使无谓牵连,令满城老小横遭一劫。”城墙失守,则大势已去,以乡兵的士气,一点击破必然全线崩溃,绝不可能支撑着节节后退,退守子城更是不可能。他膝上摆着一把剑。这把剑不是用来杀敌的,而是一旦襄阳军突破城墙,他便自尽殉城。

  鄂州城内西高东低。西面黄鹄山上,大多是官府衙署,而市井百姓大多聚居东城墙内。而城外三面环水,只东面是陆地,因此,在东城墙外也有不少百姓结庐而居。平常登清远城楼望去,城外城内的草市极为繁盛,熙来攘往,车水马龙。自从襄阳大军兵临城下以来,许多城外百姓逃难到城中,东城更是人满为患,街道两边也搭满了流民的棚子,天天靠着粥棚施舍过活。一旦城门失守,两军再沿着东城街巷节节战斗的话,定是一个生灵涂炭的局面。因此,曹良史宁可放下那万一之机,以身殉城,不愿让这些百姓横遭兵祸。毕竟攻城的不是契丹人,而是另一支大宋的军队。

  陈淬大声道:“大人为民父母,末将誓死守此城门。奸佞要害大人,便踩着陈某的尸首过去。”他对曹良史深深一躬到地,按着佩刀大步走出去。他心中已存了死意,按照这般猛攻法,城墙随时都岌岌可危,若没有援兵,只得几日便城破了。陈淬虽然只是一个军将,但这些日子耳闻目睹,对鄂州丞相府的施政极为心服,曹良史担任兵部尚书后,更将他擢升为最为重要的城门镇将,这份知遇之恩,陈淬已决定以死相报。

  鄂州军在城墙外筑有好几处炮垒,因为修筑仓促,炮垒远比原来的城池低矮,当襄阳大军开始攻城没多久,鄂州军便主动将火炮拖入城内,放弃了炮垒。一队队军卒如同蚂蚁一样将土囊和柴堆抛在城下,利用这些原本修筑在城下的炮垒为根基堆积出攻城的土山。城头的箭矢薄弱,丢下来的礌石反而成了筑山的材料,土山几乎以人眼可察觉的速度增长着高度,有些军卒举着数丈长撑杆往上,几乎能够着城墙顶端。城头的守军大声惊呼着,滚油和礌石不住地砸在城墙下的军卒头上。

  “这般缓慢,几时能够攻下此城!”曹迪罕有地怒形于色,他扭头道,“我军已经和鄂州逆贼鏖战十数日,死伤甚重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