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94 浔阳满旌旃-16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大名望。将来出将入相,开大宋之先河,也不是不可能的。高肃和杜吹角相互看了一眼,沉默着没有说话。

  “果然如此,”邓元觉嘿然道:“将军身在行伍,仍然广为招募士子,每日不辍讲授,这个格局也自来未有啊。”他话语里带着几分玩味,抬头望着外面渐渐坠入地平线下的夕阳,浑浊的眼珠里神色变幻了数次。邓元觉须发苍然,但在东南的位望甚高,他这话里带话,诸将听得也不甚分明。“咱们不管那么多,”罗闲十笑道,“赵将军是个念旧重义的,他格局越大,待咱们这些人也越好。再大的格局也要人来做事,咱们一起鼎力撑起来便是。”说着将盘子里的果子抓起一个,狠狠地咬了一大口。

  赵行德自从执掌保义军以来,仍然依照旧日习惯,编写字本,教习军卒认字。后来招募了大批士子从军以后,教字的事情自有那些做军官的士子担任,而应这些士子的请求,赵行德在每天太阳落山,军卒归营之后为众人讲授道德之论,讲授结束后,他再带着亲兵巡视哨位。讲学论道是保义军中独有的风景,当保义军与州县营伍合在一起后,不少原先州县学士子出身的军官也慕名而来。达者为师,也不独赵行德一人主讲,每天都有数百人相互辩驳议论,规模竟然比普通书院还大,这在士林中也传为美谈。

  夕阳完全沉入了地下,用过晚饭过后,大部分篝火都被熄灭。整个天地都陷入了黑暗中。夜间军中不得乱走,除了少数斥候和值哨的,军卒各按营伍回到了帐篷内,擦拭火铳,磨砺刀枪。许多初上战场的军卒尽管早早就寝,但鲜血淋漓的场景,轰隆隆的炮声和战马的嘶鸣,伤者的哀嚎在耳边挥之不去,这注定将是个不眠之夜。

  马援、贾元振、刘文谷三人安顿了本部人马,一起前往中军听赵先生讲经,白天战斗虽然激烈,累得够呛,但赵先生讲经对这些书生的吸引力仍然是巨大的。赵行德的讲授并无一定的安排,也没有一定的程序,几乎是随着这些书生的兴趣而来。昨天讲的是《诗经》,众人议论到了“硕鼠”这一首,争得十分厉害。有人以为此乃夫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意。赵先生却道,此乃古今之时异也。古时地方广大,人烟稀少,夫子也不争,世上尚有乐土可去。如今天下人烟繁盛日多,土地皆是有主,你争我夺尚且不够,哪里还有什么乐土可去。众人与其寄希望于空中楼阁一般的地方,不如齐心协力,以正驱邪,铲除硕鼠,如此,则无需颠沛流离,各秉自守之道,处处皆是乐土。众人受此启发,又是好一番议论,总的来说,士子们虽然未必都认可赵行德之说,思路却比从前开阔了很多。

  “妙啊。”刘文谷似乎还在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