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24 标举冠群英-1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见赵行德犹自不信,张良衡道:“西汉时霍去病、卫青等将北击匈奴,掌握大军数十万。而宿卫长安的南北军之多不过数万人马而已,尤稳如泰山,不惧边军反叛。无他,人心在汉,军心在汉而已。大将纵然统兵数十万,天子一纸诏书,则束手就擒。就算是李广利在前线听到家人在长安被下狱处死,他也不过打算孤注一掷,斩杀匈奴以军功赎罪,决不敢打算拥兵作乱。如今我国陛下和五府多行仁政,百年来恩德累积,在军心民心里的位置,更远过汉时,怎么可能会跟随叛将作乱呢?他忠于国家,军士便认他是将军。反叛,则身败名裂,人人欲杀之而后快。”

  张良衡的语气、神态,无比的自信。他顾忌关东人颜面,还没说的是,夏国朝廷文吏向来以为,汴梁的赵家不能尽得大义人心,才不得不将重兵集中在汴梁,将出镇的将领像强盗一样防备,其实他自己何尝不是一个恃强胁弱的大盗呢?

  人心这东西,微妙得很,主张的人不能掏出来说是真,反对的人也无法挖出来说是假。张良衡如此说,赵行德也无语相对,只看着驰道两旁的如画乐土,不觉有些恍然。

  此时,敦煌城内的丞相府正堂中,大丞相柳毅正危襟正坐于案前,详细的审视着大将军府行军司所做的三个出兵卢眉的方案。

  下策是派出一支大约两万人的军队,仅帮助芦眉国守城,不做它想。此策最为保守,也最为稳妥。

  中策是大将军府再调四军两万军士充实西面,待芦眉国与大食、罗斯人消耗得两败俱伤,摇摇欲坠之际,再突起五万大军,一举夺取卢眉城。好处是夏国不但大大将国境西移,还得到了苦盼已久的出海良港,坏处是从此夏国要面临与罗斯国、大食国的直接冲突,大军可能受罗斯和大食两面夹击,长期陷在卢眉。

  上策是在攻占卢眉前,安北军司和大将军府先渡河攻打罗斯,将罗斯国的军队和注意力吸引向东,争取能够击败罗斯,先逼迫罗斯国彻底退出对芦眉争夺,再等待芦眉城危在旦夕的时机,一举入主芦眉。再单独对付大食,还是有几分把握的。个方案的问题是击败罗斯之后,芦眉城所受的压力减小了,对盟友夏国依赖不那么大,不会心甘情愿被夏国人统治,关键还是时机。

  现在夏国与芦眉仍然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关系,夏国在黑海东岸修筑的港口和城堡可以作为援军的营垒。

  柳毅权衡利弊许久,最终还是提起毛笔,在上策旁边画了一个圈。罗斯人一直想往东发展,来自罗斯的马贼一直都骚扰这夏国在石山两侧的屯垦,抢掠烧杀比漠北蛮夷还毒辣,罗斯国王穆斯提又十分狡诈无耻,每次夏国派使者去质问他,他都推脱说那些马贼其实是些逃脱的叛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