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691章 器文_诡三国斐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骠骑之下,书坊价格还是可以的,若是他人以此谋利……这个……骠骑此举也是自然……”现在平阳的书坊是骠骑将军直属的,自然是需要注重骠骑将军的利益了,这个没有什么问题啊?就像是自家的果园子长了些果实出来,果园主人面对偷盗者不仅不想一些办法来阻拦,还说对外宣称什么偷盗者太多了,拦不住啊,反正损失的也就是那些果树,而且这样一来还会有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果园好,还能有好的宣传作用……

  “农者,食……食其田,工,工者,食,食其技……”马钧摇头说道,“商食、食、食其贾,吏食、食、食……”

  “吏食其俸……”马服接口说道,“这个我也知道,但是问题是若无商,无吏,你我又怎么能获取身上衣,手中书?”

  马钧只是摇头,他就觉得这个事情,就像是当年汉武帝推行盐铁专营一样,颇有弊端,不是完全的善政。

  当年在面对盐铁之政商,也是一番的争论,支持政策的桑弘羊一派与反对政策的贤良文学一派便展开了唇枪舌战,直到当下,讨论起武帝时这些政策的利弊,士族子弟也仍然像那个时候的盐铁会议上一样,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盐铁会议上,桑弘羊认为盐铁官营、平准、均输、酒榷制度都利国利民,增加了国家的收入而抑制了地方势力的膨胀;贤良文学则认为这些政策是在与民争利,富国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农业生产。

  应该说,武帝时的政策在短期内都十分见效,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从而填补了国库的空缺,使得北伐匈奴不至于中途夭折,当然这些钱财之中,也有一部分被武帝用去大兴土木了,上林苑的那些宫殿就是最好的证明,同时又有许多官吏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往往也是掺杂了一些私欲,从中渔利,因而在某些方面造成了效率低下甚至适得其反的结果,这自然也是贤良文学派的人士的反对的原因。

  马服对于这些事情倒不是很在意,他就觉得现在怀中有书,便是好处了,至于其他的方面,距离得太过于遥远,不是他考虑得问题,没想到他这样一说,马钧倒是正义凌然的说道:“政之利弊,若不直……直言,何、何、何……”

  “行行行,你说了算……”马服不和马钧争辩了,“你还要不要回去看书?”

  马钧瞪眼,叹息一声,不再说了,默默往前而行,回住所读书。

  先不说马服马钧如何在住所之内临阵磨枪,只说斐潜这一次面对这一次科举的雏形的时候,心中也有些感慨,也有些忐忑。

  什么是科举?

  望文生义自然是分科考试,然后根据考试的成绩喂为才是举了。可是现在斐潜连“科举”二字都不敢说,也不能公然宣称自己“唯才是举”。

  现在将学宫大比分科考试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