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65章 既执吴钩,怎敢错付?_锦衣玉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水落石出。

  没有半妖半仙的邪君,也没有专吃人舌的野兽,一切皆是人为。

  邪君一事,很快被人们放下。

  或许说,相比邪君拔舌,灵蛇害人,更让人害怕的是战争阴影已笼罩在永平府上空。

  邪君害人,是个人,是小我。

  战争是江山社稷,是家国安危,是大我。

  在邪君被剿灭在大青山的次日,抚平军总兵魏骁龙领十万军队在孤山迎头痛击巴图大军。结果不出所料,匆忙于永平聚集的大晏军不敌筹谋数年野心勃勃的兀良汗骑兵。

  首战告负。

  魏骁龙一日连发三封急报,请求援兵支援。

  可是,地方军屯卫所的老爷们数十年来拿着朝廷晌银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得令后往永平府聚集的速度极慢。

  赵胤一怒之下,为正军法,于卢龙塞“大晏阵亡将士墓碑”前以人头祭旗,挥刀斩石洪兴、钱名贵等叛逆、以及两个无视军令拖延去孤山支援导致贻误战机的将领。

  人头祭旗,威慑六军、以儆效尤。

  事毕,赵胤再派人递送奏报到京师,告之皇帝。

  先斩后奏,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一时间,提到赵胤,六军无不惊悚,尚在观望的附近几个军屯卫所连夜加速行军赶往卢龙——

  次日,乌日苏的手书和匕首送入兀良汗大营。

  其上还附有一封赵胤致函。

  “先汗王在世时,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大晏亦是肝胆相照,每每谴使漠北,带入茶盐丝绸,金银制器,两国交好数十年,恪守兄弟之谊,从无越矩。如今,先汗王尸骨未寒,尔竟领兵南下,大行匪寇之事。

  是可忍,孰不可忍。

  为正国本,特此正告:以三日之期为限,兀良汗若不退回松亭关外,贵国大皇子乌日苏的人头将悬于卢龙城楼,祭奠天下苍生。”

  接到信,巴图在营中大发雷霆,当即拍了桌子。

  “混账!”

  “赵胤小儿竟敢威胁于我?”

  巴图自小跟着父汗阿木古郎习武学文,也从姑姑阿木尔的嘴里,熟知了大晏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但他从未踏足大晏一步,年幼时,每有使节去大晏朝贺,他都心生向往,却被阿木古郎严厉制止制。

  越是得不到的,便越是想要得到。

  从记事时起,巴图就有一个梦,执吴钩,踏江南赏小桥流水;纵马蹄,醉秦淮闻旧曲新词。赏大晏江山,写豪情万丈。熬到三十有三,老汗王阿木古郎薨逝,终于再无人阻止他的野心,他也不用再凭栏相望,自是要纵马长歌,西问长安。

  “逐鹿中原方显男儿本色。怎可因私情而断国运?”

  巴图将赵胤来函在火烛上点燃,投入火盆。

  再转身,看到那把匕首,终是慢慢拿起,拔出刀鞘,凝望片刻,重重推了回去。

  “连你也来要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