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1章 沉默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1章沉默

  屯田自给,待时而动。

  这是丞相嘱咐魏延入关中后举措。

  而在河西山丹牧场的郑璞亦然,他要在督领西凉铁骑归去武威姑臧县待命之前,让张掖太守诸葛乔知道如何为筹备粮秣“开源”,避免先前如费祎那般寅吃卯粮之事。

  昔令居之战前,魏国故大司马曹真便将山丹牧场的战马悉数转入关中抑或并州放牧,令大汉即使复夺凉州,亦难寻优质的种马。

  故而,不管是廖化督敦煌郡抑或者李球驻守玉门关,都会给从西域各国往来的商队私下声称,以巨额蜀锦与茶叶求购乌孙(今伊犁)国的纯血牡马,纯血牝马则奖赏减半。

  更胜一筹的大宛良驹或汗血宝马

  那就算了罢。

  相隔上万里的路程,大汉无人作这种不切实际的念想。

  至于为何不是向乌孙国求购,而是采取这种私谋的方式嘛,乌孙国不卖。

  就如大汉作卖给江东的战马皆是阉割的公马一样,乌孙国为了保障利益,同样严格控制未被阉割的优质纯血牡马或牝马流出国土。

  且如今的大汉已然不是前汉孝武帝的威加四海,令乌孙国迫于匈奴的压力而自发“以千匹马聘汉女”的时期了。

  乌孙根本不惧今大汉。

  故而,大汉唯有冀望着“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了。

  事实上,这些商队敢于行走马贼多如牛毛、小国林立的丝路,乃是因为他们皆亡命之徒。在巨额利益的诱惑面前,最不乏铤而走险的勇气。

  且他们有人成功了!

  有两匹纯血乌孙牡马,如今就被精心照料在山丹牧场中。

  四肢修长,腰背宽平,颈细,头直而小,口鼻方正,双目炯炯有神。

  被前汉武帝先命名为“天马”、后改为“西极”的乌孙纯血良驹,令人甫一见,便不由心生为其歌赋赞誉之念。

  与郑璞并肩注目的诸葛乔,同样啧啧称奇,感慨道,“郑君,如若我军骑卒坐骑皆是如此良驹,何愁逆魏虎豹骑抑或乌桓突骑不灭。”

  言罢,又紧着加了句,“郑君此番邀我来牧场,乃是要嘱言我令人悉心照料此二良驹乎?这点郑君到无需担忧,此事我自会上心,必然在五六岁后让我大汉骑兵,每岁都有数十匹雄峻战马换乘。”

  也正是他后面这句话,令郑璞忍不住在心中苦笑。

  倒不是诸葛乔说错了什么。

  一只马驹生下来后,大致需要三四年才能堪骑乘,且至少需要再花费一两年时间将之训练成为不避矢弩、不被战火惊吓的战马。

  而且仅有两匹牡马,一年能繁衍出六七十只马驹便是极限之中的极限了。

  真正让郑璞无奈的是,诸葛乔也好费祎亦罢,皆是品德纯良的士人。

  在前汉武帝独尊儒术后被“君子不言利”等礼教束缚,根本没有了类似管仲那种“言商”的汲汲与变通。

  五六年后才能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