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0章 虑迟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0章虑迟

  夏侯儒的书信,三日后才转到司马懿手中。

  因为他并不在安定郡朝那县,而是已然督兵赶来了右扶风陈仓城。

  花费一岁有余的时间绸缪、半年的时间布局与殚精竭虑,他终于迎来了战略达成的今日——蜀相诸葛亮出兵了!

  逆蜀不顾国力不足与粮秣不丰,终于踏出了穷兵黩武的第一步。

  对此,司马懿既是欣慰又是凛然。

  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老谋深算如他,不会在曙光已然出现之时令事情有疏忽或纰漏。

  尤其是,逆蜀即使出兵了,路线与战略亦和他臆想中的有所不同。

  不知何缘由,蜀相诸葛亮竟是走陈仓道出大散关,而并非是萧关!

  若逆蜀出萧关而来,便可依仗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不管是南下袭右扶风诸城抑或北上进乌水河谷切断在河西魏军的粮道,皆能审时度势而为、恣意自如。

  且逆蜀自从占据陇右以来,大兵与粮秣的囤积皆在天水冀县,从萧关出兵还能省却了粮秣辎重转运的繁琐。

  但若走陈仓道出大散关,劣势便多了!

  一者,陈仓城乃是坚城也!

  昔日凉州失纲时,便有叛军围陈仓攻打近三个月而未拔之事。

  那时还导致了自号“合众将军”的叛军首领王国,被韩遂与马腾共力废掉的内讧。

  另一,乃是粮秣转运之难。

  走崎岖逼仄的陈仓道,无法借用畜力,粮秣辎重唯有依靠人力转运,这将极大的加重了士卒的负担。

  且武都郡乃山峦起伏之地,并不盛产粮秣。

  蜀军从此地出兵,还需从汉中抑或陇右将粮秣转来,平添了无数损耗。

  远的不说,昔魏武曹操征汉中张鲁时便是走陈仓道,亦曾因为粮秣转运艰难一度生出罢兵之念。

  最后,乃是战场的局限。

  陈仓城坐落在汧渭之会(宝鸡)、渭水的北岸。

  逆蜀若想围城或攻打,就必须要搭建浮桥渡过渭水才可。

  在魏军众而蜀兵寡的实况下,就会暴露出一个致命的缺陷来——若逆蜀不悉数渡过渭水全力来战,陈仓便无有危机;但若悉数过河了,又要面临被截断归路的危险。

  司马懿可依仗着兵力优势,别遣数部精锐从郿县逆着渭水而上,将散关口给占了!

  届时,蜀军将面临进退维谷、粮道失据的局面。

  沦为瓮中之鳖!

  事实上,在战事绸缪之初,魏国雍凉各部将率皆有断言,若蜀相诸葛亮按捺不住出兵,必乃取道萧关耳!

  但事情就是如此的蹊跷。

  蜀相诸葛亮竟仅督兵三万,便胆敢从武都大散关而出!

  这便是司马懿心有凛然之故。

  他并不认为蜀相诸葛亮连如此显而易见的危机都无法预料到。

  事有反常必有妖。

  故而可断言,彼必有所依仗也!

  然而,蜀军何所依仗邪?

  司马懿督兵至陈仓扼守后,对此仍旧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