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9章 权宜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9章权宜

  自古以来,杀身报国者不计其数。

  然而“士有百行,以德为首”。食君俸禄为国尽忠乃臣子本分,但为国而死还要背负千古骂名,便会让人心生犹豫。

  关乎家族门楣的身后名,有几人不犹豫几分?

  但今郑璞在书信中,便勇而无畏的声称毒谋若事泄,甘愿一人为国当之!

  “报国不惜身及荣辱,乃国士之风也!”

  沉默了许久,李严终于长声叹息,感慨道,“今日我方知,昔日孔明之言,为何谓此子他日可为公辅也。”

  “唉”

  闻言,丞相诸葛亮亦叹息出声,声音幽幽说道,“子瑾才学与忠心皆可嘉,然此谋过于狠戾、有伤天和,虽有功于社稷,恐损寿矣!”

  对此,李严倒没有多大感触。

  子不语怪力鬼神。

  兵者,乃凶也。

  既然从征为卒,不杀了敌军,便会被敌军所杀。

  郑璞之谋仅是为了灭杀逆魏守备萧关的步骑,又不是屠戮黎庶百姓,有何伤天和之说?

  昔日江东周瑜火烧赤壁、我大汉关侯水淹七军不也如此吗?

  水火用于杀敌,可被盛赞为赫赫战功,以尸毒杀敌便是狠戾了?

  难不成被焚死、淹死之人,觉得要比被毒死更“仁慈”一些?

  对敌之时不狠戾,便是对己军的狠戾!

  试问,以正常的攻防战,大汉需要多少士卒战死方可攻下萧关?

  以萧关的险峻以及战略意义,不少于五万吧?

  明明可兵不血刃便夺了萧关,却因为受仁义的束缚,便让无数大汉士卒埋骨他乡,不可取也!

  战场之上,何来仁义之说!

  唯有的仁义,便是惜己方士卒的命!

  带着如此想法,李严对郑璞所谋的狠戾颇为赞赏。

  只不过,丞相既然已经说狠戾,他也不好反驳。

  略作思绪,他便顺着丞相的话语宽慰道,“孔明若觉得此事不利于我大汉声誉,便将今日之事藏之于心,不令世人所知便是。”

  言罢,不等丞相出声,竟将郑璞的谏谋书信扔进了火盆中。

  对此有些猝不及防的丞相,微微愕然才连忙起身阻止,“正方不可!”

  就是晚了一步。

  书信刚落入烧得很旺的火盆中,便被火舌彻底吞灭了。

  亦让丞相见了,不由连连摇头苦笑,说道,“正方此举,乃是陷我于不义矣!”

  对!

  丞相一直留着此书信,是想着有朝一日尸毒之谋泄露了,便以此书为证来声称此谋乃是经过他的决策而定的。

  为了让郑璞少受点世俗道德的攻讦。

  毕竟,丞相为人处世的准则中,从来没有匮乏过担当。

  而李严便是洞悉了丞相此念,佯装为了大汉的声誉,先行将布帛给毁了。

  如此行事,倒不是对郑璞又什么意见。

  而是因为如今的郑璞,不过是领军征伐的执行者。

  但丞相是执国者,肩扛着大汉复兴的旌旗,乃是朝野表率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