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5章 五十斤重炮_大家请我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顺稍作思索,便明白其他部位炸裂,很可能是因为铸造质量的缘故。

  他便笑道:“张先生莫要困扰,先以我的法子铸造两门一试,若是果然能成,岂不妙哉?”

  “若是不成,再依旧法不迟!”

  “好!”张都督一听,精神稍振,便向张顺请教新炮尺寸。

  “先以生铁铸造圆柱一个,长九尺七寸五分,直径六寸五分,以为标准。”

  “然后以熟铁条半寸粗细烧红绕之。锤之至至三分止,务必使接头处锻为一体。及第一层完毕,第二层交错绕之,亦如法锤锻!”

  “两层皆毕,锤得熟铁壁厚约六分。再于后端多缠绕两道,长约尺余,以加强药室。”

  “然后将其取出,放入模中,权作炮芯之用。以生铁注之,待铁水冷却以后,取出待用!”

  “炮口粗约一尺四寸,炮耳处壁厚粗约一尺七寸,炮尾粗二尺二寸,总体重量控制住万斤左右,张先生以为如何?”

  “这……炮口、炮耳处是不是有点太薄了?”张都督虽然有点反感张顺“瞎指挥”,但他还是本着负责任的态度,还是依照自己的经验,提出自己的担忧。

  “应该没问题!”张顺拍着胸脯保证道,“先前我在山西造炮,不懂其中门道,故而让工匠多方试做,经过验证得知:火药之力全在药室,炮膛、炮管承受不过其余力罢了。”

  “若是浇铸得法,不仅炮体更轻,火力更是大胜原炮!”

  张都督虽然心中依旧有几分不信,奈何当初在山西被“擎天柱”的火炮也闹心的够呛,只得老老实实听令行事。

  由于之前生铁反复冶炼,有些已经脱碳成了“熟铁”,张都督便将工匠分为三个部分。

  一部分负责挑拣铁矿,开炉冶炼生铁;一部分负责制作砂模,准备浇铸工作;还有一部分则利用张顺“发明”的水力锻锤捶打熟铁,转等生铁芯制作好以后,锻造火炮内膛。

  这其中又各有困难:

  比如铸造万斤红夷大炮需要铁水万余斤,而山西常用的坩埚冶铁法,一次只出粗铁百余斤,根本不足用。

  张都督只好选取铁质稍差的高炉炼铁法,一次能出铁水六七百斤。

  唯有七八炉齐炼,方足一方模具之用。

  而制作砂模看似最简单,其中砂和黏土如何充分混合,亦是大问题。

  这时代有没有搅拌机,不可能一下子就制作出来那么多合格的黏土沙子混合物。

  张都督便命工匠以小桶和之,逐桶检验,合格方许用到模上。

  模具制成,湿润难用,只得取麦秸放入模具之内,点燃了用小火慢慢烘干。

  反倒是最废功夫的锻造熟铁炮膛最为简单,不但有水力锻锤可以作为助力,张顺以熟铁卷在生铁柱上的办法也简单易行。

  只是等炮膛锻造完毕,生铁柱却被卷在里面,八头牛都拽不出来了。

  怎么办?张顺只好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将裹在里面的铁柱浸在冷水里,对外面的熟铁炮膛加热,才把二者分离开来。

  张顺和张都督等人齐心协力,前后耗费了半个月时光,终于把这炮铸好了。

  “舜王,请开模吧!”张都督恭恭敬敬道请示道。

  “好!”张顺看着面前半埋入地下的两个大家伙,点了点头。

  他颇有些前世玩游戏,攒够了一个十连,准备抽卡的心情。

  是非成败,在此一举了!

  本章所写的火炮,张都督设计的版本以清末万斤红夷大炮“耀武大将军”为模板,而主角的设计以英国68磅舰炮为模板。

  按照后来的铸炮理论,炮体重量应该在炮弹的一百五十倍左右。主角设计的火炮发射炮弹重五十斤,一百五十倍应该是七千五百斤,鉴于技术所限,以及明末装药要高于后来的装药量,故而放大到一万斤,作为主角一方的攻城大杀器!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