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6章 群牧所_大家请我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固原正北,宁夏境内亦有韦州群牧千户所,为庆藩牧地,有马步官兵千余,养马两三千匹。”

  “如此略有万匹,足义军一时之用。”

  “这么多?”张顺闻言不由大喜过望。

  其实和固原镇颇为类似,榆林镇、宁夏镇乃至甘肃、临洮两镇各有骡马若干。

  只是明末以来,边事败坏,莫说骡马,连兵额都有缺额,不足自用,哪里还有可供张顺抽调之处?

  如今突然发现还有万匹良马可用,正合解了义军燃眉之急。

  “这么办!”张顺不由兴奋道,“宁夏那边韦州群牧千户所我会下令给曹文诏,命他尽快接手此处,蓄养良马,以补宁夏、榆林之缺。”

  “剩余七千余匹,再拨付固原三千匹,充当新建骑兵营之用。不足之处,另行购买骡马千余匹补之!”

  “最终余额皆留在黑水苑,让姬程一并牧养、孳生,不知义兄以为如何?”

  陈长梃和魏从义闻言不由大喜,连忙拜谢了张顺。

  如今义军手中纯骑兵队伍,只有贺锦的两千精锐,卢象升三千“奇兵营”和杨承祖手中的三千铁骑。

  其中,那卢象升三千“奇兵营”与其说是骑兵,不如说是骑马步兵更合适一些。

  而贺锦的两千精锐,其实是从义军诸营之中抽调而成。

  如此仔细算来,魏从义新建这骑兵营,竟是张顺嫡系组建的第一支纯骑兵队伍,也难怪陈长梃、魏从义二人感恩戴德。

  “这骑兵人选嘛,刚好我物色了一部分。”张顺又不是傻子,别看他这会儿和魏从义亲如兄弟一般,但是这厮素有前科,万一关键时候靠不住怎么办?

  “昔日囊囊太后投我,其麾下有一千五百户,皆被我恩养在榆林。”

  “既然如此一则需要养马,二则需要精骑,我欲安排这些鞑子安居固原。征其丁壮为骑,其老弱妇孺为牧,不知两位以为如何?”

  “如此甚好!”那陈长梃、魏从义不管真假,也知此乃应有之意,如何不肯?

  “还有前几日,套虏入寇,灵州土达多有出力之辈,精于骑射,号曰:义从。”张顺不由继续道。

  “彼辈非我族类,如今又三五成群,混在一起。若是滞留灵州,不是长久之计。”

  “刚好从义征募,可以为我取其精壮,汰其老弱,以免变生腋肘!”

  “微臣得令!”魏从义闻言一一应了。

  其实这些人都算得上亲近张顺之人,更不要说那囊囊太后娜木钟不仅是张顺名义上的妻子,其子嗣阿木鼐已经被张顺收养了起来,取名张安鼐寄养在李三娘名那里。

  若是由此论之,张顺已经是这一千五百户鞑子的新主子。

  这些人一家老小全掌握在他的手中,哪个不被他拿捏的死死的,岂有背叛之理?

  陈长梃对张顺忠心耿耿,对此还无知无觉。

  而那魏从义因为滋生过野心,曾经站在一个枭雄的角度上考虑过类似问题,闻言不由顿时暗呼:厉害!

  原来张顺不但只言片语之间就敢把至少投入两三万两白银的骑兵营托付给自己,而且还随手就能把它死死的攥在了手里。

  真天下枭雄也!

  魏从义暗自感慨了一声,顿时熄了最后一丝与张顺争锋的野心。

  陕西有几个藩王的群牧千户所,养了不少好马。不过好像还有资料表明到明朝后期,朝廷也有征调记录,不知道实际掌控权还在不在藩王手中。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