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三章 刊出_大国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可能”或者一个“不可能”吗

  不过在没有拿出足以说服人的成果之前,很多人都选择沉默。

  正是由于前几年那场学术造假风波,生命对于这种重磅文章的审核只会比一般论文更加严格,既然现在生命敢将它刊出,说明它的真实性已经得到验证

  梁先生第一时间把这篇论文看完了,虽然这种新发现不能治疗所有的心血管疾病,但是光凭有效促进心肌再生这一点就是个爆炸性的发现了。

  要是有药物能促进心肌细胞再生,并且可以通过靶向引导顺利把药物送到病灶,那完全可以有效避免许多心梗死亡的悲剧发生,让病变的心脏重新焕发活力

  可惜梁先生翻译得太专业,并没有第一时间引起太多人关注,只有少数和他互关的专业人士和科普博主能理解这篇文章的意义。

  关注梁先生的也有媒体记者,对方和梁先生交流完自己看不太懂的问题之后,征得梁先生的同意把稿子转到自己报社账号上,不过转发后的标题对文章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改成了更通俗易懂的类型。

  谁家没几个老人

  看到这个重大发现,不少人都自发地转到自己首页,期待这个药物能早日投入生产。

  这种新药可能会比较昂贵,但是只要能救命,贵一点也可以接受

  质疑的声音也不少,因为前几年才刚揭发出一场重大学术造假事件,很多对心肌再生方面的研究都持观望态度,不少人都号召群众理性看待这个新闻,生命只是学术平台,发在上面的也不全是真理。

  随着关注这篇论文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都发现论文的第一作者是谁了

  陆则

  一开始业内的人只觉得耳熟,没往网上正在被黑的“小陆医生”身上想。

  要知道过了年陆则才刚满二十二岁

  二十二岁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生命上发布了这么大的发现,绝对不可能

  要知道光是登记在案的关于心梗的研究就数不胜数,这已经是一条重要的研究分支,冷不丁来了这么一篇文章,简直打得业内所有人措手不及

  事实上不仅网上吵翻天,在此之前生命的编辑部也进行过一场相当激烈的争辩,原因就是这篇论文出自一个中国年轻人之手。

  任何领域都少不了偏见的存在,年纪小、学历不高、是个东方黄种人,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可以轻易引起不少人的轻视和反感。

  “简直天荒夜谈”

  “小孩子就该在家里玩泥巴,学术界不是给他们玩耍和镀金玩耍的地方”

  “我的天啊,现在的中国人真是骄傲过头,这样的文章都敢拿出来丢人现眼”

  这样的争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至负责审核的老约翰逊等人把文章看完,核实过相关数据和图文影像资料,那些叫嚷着“自大的中国小鬼”的人才彻底哑火了。

  相比外面的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