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捡漏_重生香江198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完江之强好莱坞之行的经历后;

  林嘉竣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一件事情:

  为何程龙奋斗了那么多年,直到41岁的时候,才终于在好莱坞站稳脚跟打开局面?

  没错,前世程龙1995年靠《红番区》打开好莱坞局面时,他已经四十一岁了。

  所以说,华人在好莱坞打拼,真心的不容易。

  华语文化想要在国际大舞台上绽放出应有的光芒,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这一刻,林嘉竣更加坚定了支持程龙的决心;

  如果让程龙提前八九年在好莱坞站稳脚跟,打开局面,很多事情可能会变得不同。

  毕竟,有些事情,光靠林嘉竣自己一个人,是做不来的。

  和江之强交流一番,林嘉竣让江之强对太平洋对面的那条临时院线,保持密切的关注和联系后,他就离开了凤凰影视的办公室。

  随后,林嘉竣信步来到了凤凰文化这边。

  凤凰文化,目前的重点发展方向,依然是《凤凰日报》。

  如今《凤凰日报》的日销量,稳定在4万5千份左右,在香江众多报纸当中,居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这对于一家成立不到半年的报纸来讲,成绩实属可喜。

  金镛经营多年的《明报》,在鬼吹灯事件之前,日销量也不过10万份出头;

  现在鬼吹灯事件的最高热度已经过去,《明报》留存下来的日销量,大约将近20万份;

  和原先历史时间线上1989年的销量相仿,相当于《明报》提前3年吸收了一批潜在读者。

  总的来说,《凤凰日报》的日销量,能够在短短半年达到4万5千份;

  大概率是得益于之前林嘉竣定下的货款返还策略。

  另外还有比较特殊的一点,《凤凰日报》的主流读者群体,大多是相对容易接受新兴物事的年轻人。

  加上《凤凰日报》横版排版的特殊性;

  这让《凤凰日报》从根子上,就与香江的其它报纸有了区别。

  假以时日,这份报纸必定可以成为林嘉竣事业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凤凰日报》的重要性,与日俱升。

  实际上,林嘉竣一直没有肆意扩充《凤凰日报》的终端合作者,反是刻意控制着《凤凰日报》的发展速度;

  这样做,就是为了敦实这份报纸的基础。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业内同行的敌视和倾轧;

  一份新兴的报纸,总是太过出风头的话,容易受到业内竞争同行的打压。

  毕竟香江这块地方,报纸的竞争实在太激烈了。

  想想看,巴掌大的香江半岛,当前人口不过六百万出头,居然拥有50家各类报纸;

  日均报纸销量更是高达200万份,相当于平均3~4人就拥有一份报纸,这个比例是相当的惊人。

  纸媒时代,在香江,除电视电台以外,报纸几乎是人们了解外界信息的唯一窗口;

  香江作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