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432章 人生有来处_逆袭198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不玄乎、一点不诗意,它很具体,很现实,就叫寻根问祖。

  有人觉得,人吃得饱饱的,活得好好的,管那事干嘛?

  可是,不行。

  人活到了一定阶段,总会有人这么想、这么做。

  无论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在宝岛,还是在香江。

  人只要有了条件和能力,都想寻找到自己的来处。

  国人是安土重迁的,但历史上因逃亡、谋生、宦游而背井离乡的比比皆是。于是老家成了国人心里最值得回望的美丽乌托邦。

  “洪洞老鹳窝”,“枣强野鹊窝”,“大槐树下是我家”,诸如此类的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

  这些话故老相传,一脉相承,写进族谱里,刻进骨子里,也会被收纳进博物馆里。

  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或许无所谓,但对于一个年长的人来说,总会泛起寻根的念头。

  就像绿叶不会思恋土地,但落叶总要归根;就像海港里的船总是向往大海,漂泊的船儿总是想着归航。

  一个人的地理纬度容易确定,但一个人的时间维度却难以确定。历史探针颗粒度太大,而个体的相对颗粒度太小。不过,如果将个体放置在家族的线条上,时间的向左延长线就会足够长。

  人们不是为了寻找过去,而是想找到文化的来处,以给自己更多的维度定位,最终寻找一个现实的落脚点。

  清楚来路方知归途。在这个世界走一遭,匆匆忙忙,总是在归去时,方来得及看看来路,那里却总是云雾弥漫。但只要去追寻,总能找到,最后在历史的地图中,找到自己的故乡。

  至少在九十年代,喜欢做这种事的人还是很多的。

  事实上,哪怕是几十年以后,家族的族谱也还是有人在修,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

  对于一个宗族来说,编纂族谱是族内的大事,大型的宗族往往需要组建一个过百人的组委会,投入数十万、数百万元,历时两到三年才能完成修谱续谱的工作。

  国无史不盛,族无史不承,家无史不兴,人无史不明。

  在谈论族谱之时,李文秀问道:“王林,我们城里人有族谱吗?我怎么从来没听爸妈谈起过呢?”

  王林沉吟道:“城里人也是有族谱的,只不过很多人家已经没有传承下来了。我就看到很多城里人回老家去寻找家谱的。”

  唐嫣笑道:“我听说过一句话,往上数三代,都是农民出身。所以说,只要认真找,都能找到家谱。”

  李文秀笑道:“我家也是爷爷那辈才进的城,往上数三代,还真的是农民。”

  李文娟好奇的问道:“姐,那我们老家是哪里的呢?”

  李文秀道:“怎么了?你也想学邓姐,来一个认祖归宗不成?”

  李文娟道:“知道也是好的嘛!”

  李文秀道:“我们就是申城郊外的啊!我们出来这么久了,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