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9章 此消彼长_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房屋,而是他们没有得到的战利品。

  苗先云也是想到这一层了,所以直接出言拒绝了陆恭仁的提议。

  “我军十万众,围攻历阳,城中如今不过数千唐军,大军又北上了,如今道路泥泞,北军一個月都无法支援过来,我们还拿不下这座城吗?”

  陆恭仁一听这话,叹气道:“担心无法获得财物,而放弃制胜之法,这样的军队也能取胜?”

  说罢直接一拱手,转身就离开了。

  苗先云看到他离开,脸色也难看了不少,冷哼了一声。

  两人因为出身的关系多有分歧,如今在众将之前还摆出这样一副姿态,苗先云要是心里能痛快才怪了。

  你给我等着!等打完了这仗回去,到时候好好跟你算算账!

  东魏军在城外列阵,各种攻城器械完善齐备,士卒队列整齐,金鼓声响天彻地。

  在重赏之下,东魏军步卒架起长梯蚁附攻城,前赴后继,士气高昂。

  历阳督周本,前不久才被加封为征虏将军,此时就站在主城楼上,高呼鼓舞士气道:“魏军屡次犯我城池,皆狼狈而回,这次也不例外,我等只需要严加守备,不用等大王的援军,贼众就会自己退却.”

  留守的唐军也全都应和道,随后从城头上开始向着城下倾泻箭雨和滚石,给魏军造成了大量的伤亡。

  魏军昼夜攻城,连续五六日,却始终无法撼动唐军的防御。

  这时候苗先云终于想起陆恭仁的建议,将火箭射入城内,引燃城中的房屋。

  但可惜的是,当他将陆恭仁请入中军帐商议的时候,对方却告诉他,晚了,城中的茅草屋已经被他们拆掉了

  苗先云懊恼之际,又问为今之计如何是好,陆恭仁想了想,提出穴攻,也就是挖地道。但陆恭仁还说这个这个挖地道的事不好干,因为历阳城距离江边不远,你整不好就挖出水来,很难起到效果。

  但为今之计,正面强攻破城的机会已经很小了,唐军也肯定会派出援军来,无论什么办法,只要是有机会,苗先云也顾不得了。

  为了避免挖到水脉,还特意选择城北。

  但魏军的动静,哪里能瞒过唐军的眼睛,早早就准备好了,在城墙脚下倒扣了许多的大缸,用来拢音,就能判断出魏军地道的方位。

  在地道口准备好湿柴用茅草引燃,用打铁的风箱鼓吹,于是魏军的地道全被浓烟灌满了,有不少人直接就被呛死在地道之中。

  这时候,正面的蚁附攻城因为损失非常大,也让士卒们开始变得士气低落。

  与此同时,曹成率领的另外十万众,围攻濡须口的战事同样不顺利。

  曹成先是劝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什么夏侯氏在大魏等同宗室,休戚与共,如今应该转投大魏,再续佳话。

  夏侯元弘却高声道:“我祖父伯父,皆死于洛阳,早就全夏侯氏与大魏的君臣之义,我夏侯元弘本流落乡野山中,我生时候大魏已亡,随父母颠沛流离,我不曾做过一天魏臣,得蒙齐王知遇之恩,委任以将军之职,知我与魏室渊源,仍旧命我守御濡须口,此等信任无以复加,我若背主降魏,乃天人共弃之!”

  随后命令士卒放箭驱逐信使。

  城外魏军闻言,都知道夏侯元弘说出这番话来,即便是城破也不可能降魏的,于是当即开始攻城。

  而城中士卒闻听主帅之决绝,也都心神无二的守城。

  魏军架起长梯蚁附攻城,守城的燕军装备了非常多的强弓硬弩,箭矢如雨落,给魏军造成了大量的伤亡。

  围攻二十余日,死伤万余人,却无法破城。

  另一方面,唐军的援军其实早就出动了,行至东关。却被曹成命右将军朱浚率军挡在了外围,援军数量有限,无法援助濡须坞。

  朱浚还命人用在濡须水两岸设置了浮桥水寨,以及铁索阻拦,就是为了卡死唐军出巢湖走濡须水支援濡须坞。

  而这二十余日,实际上也就是魏军攻打濡须坞的最佳时机。

  之前魏军士气正盛,但经过这段时间的作战之后,魏军并没有取得任何的战果,反而是死伤甚重。所以士气上,自然此消彼长。

  已经赶到东关的镇南大将军、水师大都督吕钦见到这个情形,认为战机已经来到了。

  “擂鼓,聚将”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