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三章 收稻(2)_山野小闲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早饭过后,陈文清早早前去排队占位置了,陈观对这些事都不怎么熟悉就没跟着去。

  暂时没陈观什么事,等到时候需要帮忙的时候会发消息,陈观直接开皮卡带着些装稻谷的粮袋过去出力就行了,其他地方也用不到陈观。

  昨天的木案工作台才做了一部分,还有很多等着陈观继续。

  趁着现在没事,陈观又拿出工具忙活起来。这张木案如果没有意外估计会使用很久,陈观想用榫卯结构做,尽量不用铁钉固定。

  榆木在普通的木料中算是很不错的,木料坚硬厚实,过去用来做家具很受欢迎,像以前的衣柜、床、台案很多都是用榆木做的,陈观家还有过去用榆木做的衣柜。

  但榆木也有很不好的一点就是笨重,过去陈观他们这里说人脑子笨、不开窍就用‘榆木疙瘩’来形容,所以近些年即使还有做木家具的也很少选择用榆木了

  陈观现在做的木台案是用来做工作台的,要的就是结实厚重,用榆木来做就很是合适。

  昨天买来的砂轮打磨机换上不同的砂轮后也能用来切割一些硬度不是太高的东西,恰好就可以切木头。

  陈观接上电源,拿着机器就照着昨天画好的线切切了起来,工具升级后比使用锯子更为方便省力省时,陈观的速度明显提升了不少。

  板材切割好后,陈观拿来了电钻、木凿等工具,这些都是家里原本就有的。现在就得用这些工具来做榫卯的接口,尺寸陈观昨天都量好了,现在直接按着画好的线打孔开口就好。

  榫卯这种工艺是我国自古传承下来的独有技术,是古人经验智慧的体现,可惜近现代很多类似的工艺都失传了,榫卯工艺在国内也被遗忘了很长一段时间,反而是被国外学了去频繁使用。

  好在近些年国内也注意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开始保护传承,更有许多爱好者自发研究学习。

  陈观的本科是风景园林,在学习华国古典园林时对榫卯工艺有所涉及,当时还动手做过相关的模型,所以陈观对榫卯工艺是有一定了解的,但也只能做一些结构比较简单的。

  榫卯结构一旦复杂起来,即使拿着结构图看想要理解也得研究一段时间,更不要说做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沉心于此。

  不过陈观也只是做一张简单的台案用来当工作台而已,只是大了点,不需要什么复杂的工艺。

  费了一段时间细心打孔、琢、磨,简单的榫卯拼接就做好了。

  对接时,为了给自己简陋的工艺加点保险,陈观也学着现在很多视频里展示的在接口处刷了点胶水,使木料的拼接更为牢固。

  一番拼接组装,最后,一张长两米,宽一米二,高一米一的木案工作台出现在了院子里。

  陈观敲了敲,然后直接整个人站在了台案上,用力的在上面蹦了几下,发现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