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9章 美国人抵制日货_电影人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影院,想要一窥究竟。

  当他们真正走进电影院后,无不为《猎鹰》精彩的故事、宏大的场面、激烈的战争戏所震撼,纷纷向朋友推荐这部电影。

  如果不是哈维和米拉麦克斯发行能力太弱,《猎鹰》票房完全有可能达到1500万。

  凭借着《猎鹰》和《少林寺》的成功,哈维和米拉麦克斯在电影圈打响了名气。过去哈维和米拉麦克斯处在电影圈食物链的最低沉,只能捡那种别人不要的电影。但现在很多独立电影人都愿意把自己的电影卖给哈维,让米拉麦克斯发行。

  汽车开了一阵,迎面走来一支游行队伍。许望秋抬眼一看,发行游行队伍高举着写有“不要忘了珍珠港”、“抵制日货”等标语的牌子,示威者身上也穿着印有“抵制日货”“第二个珍珠港”等字样的T恤衫。他十分惊讶,转头看着哈维道:“连纽约都在抵制日货了吗?”

  哈维以为是担心受到攻击,安慰道:“现在闹得挺厉害的,有些地方甚至发生了殴打东瀛人的事件。不过你不用担心,那种事主要发生在底特律那些汽车城,纽约还不至于。”

  许望秋微微点了点头,最近两年美国国内抵制日货运动搞得如火如荼,甚至很多议员都亲自下场。美国现在抵制日货,主要是针对东瀛汽车。最近两年,东瀛汽车的迅猛发展和对美国市场的扩张,对美国本土车企构成了极大的冲击。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在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之后,低油耗、可靠性更好的东瀛小型车受到了美国消费者的追捧,而本土车企的产品风头不再。

  美国汽车业在东瀛汽车冲击下,受到重创,大量工人失业,福利大幅度下降,于是,在美国公会带领下,美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抵制日货运动。美国不少地方掀起了砸东瀛车的运动。仅在印第安纳州北部,一次就砸毁了东瀛车40多辆,甚至有人开着拖拉机、重型卡车碾压东瀛车。

  沃尔玛超市在1985年发动了“把美国带回家”运动,向美国人宣布尽可能地卖美国货,并暗示绝不卖东瀛产品,得到了美国民众积极响应,沃尔玛也逐渐成为美国最大超市。

  现在美国抵制日货的主力是汽车行业,不过从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美国的抵制日货的浪潮中,却是各个行业都卷入其中,包括电影行业。

  索尼收购哥伦比亚的时候,美国举国惊呼:东瀛人打算连美国的文化都要夺取吗?《新闻周刊》的封面上,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logo自由女神像被换成了身穿和服、满脸淫笑的东瀛艺伎。《东瀛进攻好莱坞》是这期杂志最醒目的大标题,同时还以《东瀛企业买走了美国之魂》为题,刊登了长达数十页的特刊。在特刊中,文章以民意调查的结果为依据,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