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8章 送嫁_我的女儿我的家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猴子,停下了脚步。

  它和小八还有咕咕的关系都不好,也就不想进去。

  嘎嘎!

  跟小主人说了两声,大雁呼地张开翅膀,一下子冲天而起,遥遥向东飞去。

  八成是去了仙女湖。

  苏晚也不介意,嘻嘻地朝天上的饭团挥了挥小手,蹦蹦跳跳地跟上苏小牛,进了身后人来人往的院子。

  两个小姑娘辗转反复,好不容易才找到文蓝。

  “小牛和小晚你们肚子饿了吧?”看着两人手上瘪瘪的喜袋,文蓝摇头。

  她重新用花生和枣子把两个小姑娘的喜袋装满。

  “祖祠西厢里有吃的。无论是人的还是动物的都有。如果肚子饿了,小牛带妹妹先过去吃点。”

  说完,她指了指两人的喜袋。

  “这些花生和枣子就不要再吃了。一会儿晴姑姑出门,你们要撒给新郎和新娘的。”

  “如果其他小朋友都有,就你们俩吃光了,没东西撒出去。多不好意思啊。”

  苏晚听明白了,郑重其事地点头,“妈妈,那晚晚不吃了。一会儿留着撒给晴姑姑。”

  院子里人多手杂,苏小牛带着小堂妹和两个动物就去了祖祠的西厢。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她们俩磨磨蹭蹭的,刚吃个半饱。

  祖祠外噼里啪啦地响起了鞭炮声。

  “新娘子来了!”

  不知谁高喊了一句。

  新娘出嫁,都会先到祖祠来辞别祖宗,感谢祖上一直以来的庇护。

  哗啦~

  苏晚这些小孩子纷纷丢下碗筷,一窝蜂涌向西厢院门口,兴致勃勃的想出去围观。

  结果被几个年纪比较大的孩子,比如苏子真、苏小兰等等,唬着脸拦下。

  马婶风风火火地闯进了西厢。

  她四处一看,“小牛还有小虎,跟马奶奶来!”

  哈!

  苏小牛一蹦三丈高,欢呼着把手里的苏晚交给旁边的石端敏,自己欢天喜地地跑了过去。

  苏晚皱着张小脸,委屈巴巴地叫了一声,“奶奶,晚晚也要去。”

  马婶过来哈哈地揉了揉她的小脸,“晚晚还小,等下个姑姑出嫁,奶奶一定喊你送嫁。”

  说完,她又安慰了小姑娘几句,让大孩子们看好各个弟弟妹妹,自己则带着苏小牛和苏小虎进了祖祠正屋。

  主屋里小山一般的神主牌烛火通明,前面铺了一张草席,席子上放着一条叠成长条状的鸳鸯锦被。

  没等苏小牛反应过来这是要作什么,后面哗啦啦传来人声。

  回头一看。

  穿着大红秀禾服的新娘左手端着只碗,右手托着个红色的小袋子,在文蓝和另一个妇女的托扶下走了进来。

  碗里装的是村子的井水,袋子里装的是祖祠的土。

  俗说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出嫁时把家乡的水和土带上,意义着即便远嫁他乡,也会记得自己的根。

  苏晴走到锦被前,马婶赶紧让苏小牛和苏小虎走过去,和新娘并排站到一起。

  文蓝预先作了功课。

  作为未来宗妇,以后族里的婚生嫁葬,她都需要出面。

  接过苏晴手上的水和土,文蓝恭恭敬敬把它们放到前面的供桌上,然后掏出一本线装书,小心翼翼地读着上面的告别词。

  一边的马婶脸色古怪。

  嫁到养心谷二十多年以来,她也送过村里不少的女孩出嫁。

  然而这还是第一次听到宗妇用普通话,告知上面的祖宗们,谁谁谁要出嫁了,以后记得继续保佑远嫁其乡的她。

  也不知道上面的祖宗们有几个能听得懂……

  好不容易等文蓝念完,新娘和送嫁的苏小牛俩人一起跪到锦被上,齐齐磕了九个响头。

  等她们磕完头站起来,掌管族谱的叔祖走过来,把苏晴的名字找到,然后递给文蓝,让她在上面写下一个“字”字。

  字,即“待字闺中”的“字”,也就是嫁人的意思。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