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2章 倭人治倭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草民刘敏,状告江南杭州阳泉酒家陈燎原,苏州天一酒楼余建军.等二十三人,侵犯悦来酒楼申请备案的荷叶鸡专利,希望大人为小的做主,追回损失。”刘敏说着,将早已准备好的文书,高举过顶。

  一旁的差役见此上前拿过文书,然后恭敬递给了坐在上首的专利局主官赵东莹。

  侵犯专利?!

  赵东莹伸手接过,神色凝重。

  专利局设立以来,这还是第一次接到专利纠纷的案子。

  谁都没有经验。

  状告的人没有,审案子的人也没有。

  正因为如此,赵东莹才会如此郑重其事。

  他要审的是大明开国以来,不,准确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有关专利纠纷的案子。

  赵东莹在接过状纸的瞬间,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接下来要做的这件事,很有可能将会载入史册。

  扬州,神侯府。

  杨宪看着手中的铅笔,满意地点了点头。

  “干得不错。”

  得到杨宪的肯定后,站在他身前略显忐忑的沈成终于是长松了一口气。

  铅笔后续改进这个项目,杨宪全都是交给沈成来完成,全程他只是提了一次意见,虽然最关键的笔心问题杨宪已经解决了,可最后完成的成品能和后世铅笔基本无二,杨宪还是很满意的。

  如今铅笔里头石墨条的直径大小,差不多是最合适书写的尺寸,大概在2毫米左右。

  别看这点好像很普通,没什么,可为了得到这个结果,期间要付出多少次的试验。

  每一样成功问世产品的背后,都是注定蕴含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汗水。

  铅笔搞定后,杨宪准备去一趟京城。

  此次进京,杨宪总共有三件事要办。

  首先是进宫进献铅笔,将其推广全国。

  为了下一步全民教育计划,首先得让铅笔推广普及。

  有了铅笔,小孩子上学,学写字就会大大降低学习成本,别看只是一支小小的铅笔,可却是一件实打实的利国利民的大事。

  第二件事是受邀去一趟魏国公府,算是去给咱大明军神徐达做一次身体复查。

  最后一件事杨宪是顺道去做的,去一趟专利局,把铅笔的专利申请给搞定。

  第二日,杨宪简单和下面的人交代了一下,便是带着铅笔去了京城。

  朱标也没有想到,杨宪这么快就把铅笔成品做出来,立马带着杨宪去见朱元璋。

  太和殿。

  经过杨宪简单的解说和示范后,朱元璋试着拿起已经削好的铅笔写了几个字,发现意外的好用。

  朱元璋不比朱标从小读书识字,他打小放牛、当和尚、乞讨,然后便是加入红巾军,开始征战沙场。

  朱元璋真正接受系统性学习,是在他成年之后。

  因此后世很多人对老朱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认为老朱文化水平一定不行。

  这点倒是与很多人对张飞的印象一样。

  事实上,无论是张飞,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