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9章 官民一则 均田均粮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9章官民一则均田均粮

  “那么李卿,你说说税制如果要改的话,要怎么改?”朱标看着李进开口问道。

  朱元璋也是抬起头,将视线投向了李进。

  既然能够看出大明税制问题所在,那么必定也会有相应的解决方法。

  “我要提出的方案,就是官民一则、均田均粮。”

  李进顿了顿,接着开口道:“首先,‘均田’抹平了官田和民田的赋税差距,这样一来将大大减轻官田的负担,让那些承受不了官田沉重赋税而因此逃亡的百姓可以回来继续种田。这样一来,朝廷既能够恢复税收,同时还能减少流民,可谓是一石二鸟。”

  “其次,就是均粮了。”

  “我所说的均粮,即将百姓们所有的税赋耗羡全都摊算入田亩中,让田多的多交税,让田少的少交税,没田的不交税。”

  李进口中的耗羡,是指官府解送百姓税粮过程中,所产生的的损耗以及运输的成本。

  这对于百姓来说是一块很重的负担,最离谱的情况,曾出现过一石税粮高达七八斗耗羡!

  之前耗羡是按户征收的,这对那些田多的有钱有势的大户自然有利,却给田少的普通老百姓带来了无比沉重的负担。

  把耗羡摊入田亩中,能让豪强大户负担起他们逃避的税赋,也能给老百姓减轻负担,这么做同样可以大大遏制流民现象。

  朱元璋和朱标越听,眼睛就越亮。

  简直是太妙了。

  在他们看来,李进刚才所讲的“官民一则、均田均粮”的税制改革,可谓对症下药。

  简直是妙不可言!

  “李进,你这则谏言于大明有大功,你说说要什么奖励。”朱元璋大喜,开口道。

  朱标同样如此,看着李进,满眼都是杨宪的影子。

  中书省。

  “相国,伱方才所讲的有关税制改革的策论真的是那个李进写的?”胡惟庸脸上满是震惊之色。

  以他的眼光,自然能够看出这篇税制改革的策论价值万金。

  “不然你以为为什么他会被太子殿下,特意点为此次恩科的头名。”李善长放下手中的茶杯,看着胡惟庸,开口道。“就在方才,他又被召进宫了。要是我没有猜错的话,此刻他人就在御书房之中。”

  “相国,你说咱是不是可以提前将其拉拢进咱们的阵营。这李进一看就是人才,未来必定会受到陛下重用。而且我调查过,他就是马南山的侄子,算起来本来就是咱淮西一脉的。”胡惟庸开口道。

  见李善长沉默不语。

  胡惟庸继续开口道:“相国,如今对咱们来说情势严峻啊。杨宪如今的风头你又不是不知道,不仅被封大明神侯,太子殿下更是三天两头往扬州跑。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抓紧时间笼络这批首届恩科的士子,李进就是例子。”

  “属下担心,要是我们不采取行动,任由杨宪做大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