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78章 一颗忠心为谁付,假借国运实为己_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人都杀害了。

  这一举措直接导致大量的相国府名士、缘属辞官回乡,使得董卓有些懊悔,不该如此行事,不过对于迁都之事,董卓是王八吃了秤砣,铁了心。

  正月十九日

  “陛下,臣也一样,坚决反对迁都一事,国都乃是王朝之本,岂有随意迁徙之理,更何况这凡是涉及到国都一事,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定下的。

  其二,我们应该想一个绝佳的借口,以彰显迁都的可行性,尽可能的降低雒阳的抵抗力度。

  另一边,迟迟没有出发的盖勋,见到皇甫嵩已经放弃了兵权,动身前往了雒阳,自己兵弱不能独立,也只得随之前往雒阳。

  正月二十七日

  董卓在朝堂上提出迁都的提议,认为承载一个国家的气运取决于他的都城,长安承载了前汉两百年的汉运,从光武帝定都雒阳到现在,也已经到了两百年。

  董卓也有些打趣道:“不得不说,白亚八十多岁的老人了,经过冲撞之后,居然还能够活到现在,身体是真的硬朗啊。

  关东军的兵力优势就展现不出来,难道他们的兵力还比先秦时期列国的百万大军还要多吗?

  等我们走了之后,再一把火将雒阳焚毁,没有雒阳作为屏障,关东叛军也就没有了坚城与函谷关的己军对峙,只得四散而去。

  太尉黄琬听到董卓竟然想要迁都,直接当面反对了董卓的提议,因为这已经触及到了大汉的根本利益。

  臣坚决反对迁都一事。”

  至于其中的恶名,相国已经成为了关东军口中的恶贼,难道还在乎他们的讨伐吗?若是不这样做,难道相国在他们口中的声誉也会变好吗?”

  司徒杨彪也出列反对这件事。

  接着周毖、伍琼等原本亲近董卓的官员也接连出列反对,这让董卓十分愤怒,认为自己遭到了背叛。

  若是以暴制暴,最终真的能够成功,且保证天下不会陷入更大的动乱,这个盟主岂会是袁绍,而非白典乎?

  说明对于诛除董卓一事,白氏还是有所顾虑的,他们在顾虑什么?依照我对白氏的接触与理解,我想正是害怕天下陷入四分五裂,各自为政。

  “将军此行九死一生,如今关东联军的军势浩浩荡荡,董卓眼看就不能制,此次召将军回朝,肯定是害怕将军您与关东联军东西夹击他。

  在座的宾客深受感动,纷纷替皇甫嵩求情。

  职下又听说京兆尹盖勋与将军您一同接到诏令,却并没有立刻启程,这是在等待将军的号令啊,不管是为了陛下,还是为了这数万将士,天下百姓,将军都应该起兵诛贼。”

  要是他走了,袁隗也被我借口与关东叛军除掉,这朝中老臣可就没了,届时这小皇帝,是圆是扁,还不是任由本相国揉搓?”

  在董卓的威逼下,大汉朝廷开始迁往长安,不仅是文武百官,就连数十万的雒阳百姓也被董卓的士兵押着必须随行。

  等所有人都差不多上路了,董卓的士兵从皇宫开始,沿途不断放火,整个雒阳开始了燃烧了起来,其冲天的大火,将雒阳周围数十里的夜空照得宛如白昼,更使得身处荥阳的盟军大营都能够,隐隐约约的看到了天边的火烧云。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