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4章 白氏与刘氏共舞,边事_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书院(白院),其中两所都在白国手中,白氏底蕴可见一般。

  他们认为大汉是匈奴的最大敌人,但是如今匈奴不可敌,只有用缓兵之策,向大汉寻求和亲,先依靠大汉恢复实力,然后吞并叛徒南匈奴,最后恢复大匈奴的昔日荣光。

  龙凤无暇玉代表对自己和皇后甚至于太子地位的认同,确保了刘秀去世后,白氏将一如既往的支持大汉的各项工作。

  但是刘秀有不同的意见,其一,此时大汉正处在恢复阶段,若是贸然兴兵,必然会打断国内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不利于大汉长远的发展;

  其二,北边的鲜卑如今有崛起之势,占据了乌桓以北,匈奴国以东广大的地区,要不是没有出现一个鲜卑王,恐怕北匈奴早就抵挡不住鲜卑的进攻了。

  当然这些多出来的一千多万人口并不是自然增长的,自然增长的只占极少部分,大部分是朝廷将逃入山中的逃民重新编户齐民,那些自王莽大乱后逃匿的百姓重新下山,加入了浩浩荡荡的大生产中来。

  届时,鲜卑占据广大的草场,受到气候的影响,必定会南下,这样会形成有一个比北匈奴还要强大和棘手的游牧大帝国。

  如今北边的气候愈加困难了,再不同意恐怕南匈奴就会倒向北匈奴,而且经过几年的励精图治,大汉的实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到今年为止天下人口已经超过了三千万,开垦的田地也已经满足了大汉的基本需求。

  其次是被北匈奴控制的乌桓人脱离了控制,选择投靠汉朝,刘秀立即派出护乌桓校尉,领兵一千,驻扎在渔阳郡北部的白城。

  于是刘秀下诏:“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百姓尚且不能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不如息民。”

  首先是大量忍受不住气候的匈奴部落,投靠呼韩邪单于比,前往河套草原定居,北匈奴的实力再次受损。

  白室也站起来,举起酒樽向刘秀回礼道:“愿白氏与大汉同在,愿白氏与刘氏常兴,愿大汉万世不衰!”

  面对北匈奴的这种俯首做低的姿态,刘秀并没有被其迷惑,他十分明白匈奴人的狼子野心,就算是已经依附了汉朝的南匈奴,也是他们不得已而为之,若是有朝一日大汉衰弱了,他们一定会上前咬一口。

  说完一口将酒樽里的酒饮尽。

  有前瞻眼光的大才,都看得出来大汉兴复之势不可阻挡,于是纷纷开始与北匈奴开始貌合神离。

  虽然刘秀裁撤了许多衙署和郡县,造成许多多出来的官吏,但是对于精英人才,刘秀还是十分欠缺的。

  因此刘秀认为,不仅不能出兵灭之,反而要有限的的扶持,毕竟大汉伸手伸不到那么远,如果北匈奴覆灭,必然会有新的民族占据北匈奴的草场,而这个民族有很大的可能是鲜卑。

  “当!当!当!”编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