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2章 阴谋破灭,君臣和睦_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亲情贸然与他们联系,以免引火烧身。”

  上官何松了口气。

  “世子,放心,上官氏知道轻重,要不是有白氏的帮助,上官氏在此一事之后空不复存,今后白氏若有驱使,上官氏绝不推迟。”

  白斌笑着道:“好说,好说。”

  另一边,回到府中的霍光立即派人去调查这次宴会的经过,又派人去关注上官桀、桑弘羊、丁外人等人的动向。

  果然发现了猫腻,在抓了一个知道内情的人,经过审讯,发现与上官何的话一模一样,没有出入。

  霍光果断将搜集的罪证给汉帝看。

  汉帝发怒,让大将军霍光全权负责此事。

  于是在大将军的命令下,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辅都尉开始照着霍光提供的名单抓人,一时间整个关中缇骑四散而出。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有大事发生。

  很快,上官桀父子被抓住,族灭,因为上官音年幼没有参与这场叛乱,加上是霍光的外孙女,所以没有被废皇后之位,依旧担任皇后。

  而安陵上官氏因为举报有功,免去祸患,不再追究上官桀出身安陵之责,至于在长安的与上官桀父子有关联的所有上官氏子弟,都被下狱,择日问斩。

  其次,御史大夫桑弘羊因为参与其中,族灭。

  丁外人也被族灭。

  而长公主和燕王刘旦,自觉罪孽深重,自杀。

  大鸿胪白斌被任命为御史大夫,自白烔之后,白氏又重新担任了三公之一。

  汉帝因为霍光挫败上官桀等拥立燕王刘旦的计划,封其为博陆侯。

  而在扫除政敌后,作为上官皇后的外祖父,又加上大将军、大司马、光禄大夫、辅政大臣的霍光“威震海内”,而身为朝堂“万年青”的白氏认可霍光的能力,支持他,所以使他成为大汉这个天下最大政权朝政实际上的决策者。

  汉九年(元凤三年)

  汉帝十六岁,正式加冠,亲政。

  大赦天下。

  但是霍光依然掌握朝政,因为汉帝自认为能力不如他,再加上又十分相信他的品行,决定仍委政于霍光,并赐其剑履上殿,见帝不拜,进宫不需要传递的特权。

  虽然汉帝给予了霍光极大的殊荣,但是他仍然紧守君臣之礼,没有用过一次汉帝赐予的剑履上殿,见帝不拜的权限,对待汉帝仍然是毕恭毕敬。

  但凡有大事小事,仍会进宫与汉帝商量,由是更得到了汉帝的信任。

  汉十三年(元平元年)

  六月二日

  年仅二十一岁的汉帝刘弗陵因病崩逝,群臣悲痛不已,鉴于刘弗陵在位期间委任贤臣,识破奸逆,故而上谥号“昭”,容仪恭美曰昭;智能察微曰昭;德礼不愆曰昭;德辉内蕴曰昭。

  又商议庙号,但群臣都认为昭帝的功绩恐怕还不足以立庙,所以按下不表,但是均认为,大汉以孝治天下,为百姓作表计,可以上“孝”字,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