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7章 进击的勇气_东欧的雄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7章进击的勇气

  对于远征金帐汗国,米尔恰在做出这个决定后就有些后悔了,为什么不先把安纳托利亚拿下来再北上,现在这样各方都有一点土地,自己肯定会顾此失彼的。

  不过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要对方提出和谈,他就撤兵,毕竟来日方长。

  为了防止奥斯曼偷袭,彼得在离开之前就先将侦察队放在边境一带,同时利用商人搜集奥斯曼的情报。军团的招募重新开放,严格按照彼得的要求来进行。火器工场也进行扩建,火药放在干燥的地方保存,还有火箭、地雷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让他看看会有哪个不长眼的撞上他们这堵铁墙。

  在君士坦丁堡的日子是紧张和悠闲并存的,彼得在处理政事后会去看看之前罗马皇帝的陵墓转转,还自己出钱帮他们修复,因为大部分的陵寝在1204年被损毁。

  这次彼得来到巴西尔二世的墓地,他没有葬在拜占庭传统的皇家陵地,而葬在他的骑兵训练营地。彼得为他复原陵寝,还将之前的碑文刻在上面。

  从上帝让我取得伟大帝国的土地之统治权的那一刻起,

  我的生命每时每刻都在保持着警醒,

  以保卫新罗马的孩子们,

  勇敢地进军西方,

  直捣东部边疆的最远端,

  沿着阿巴斯戈,伊斯麦尔,阿拉皮斯,伊斯贝尔,

  波斯人和斯基泰人为此作证。

  好心的人啊,

  为回报我的征服,

  照看我的坟墓,报答我吧!

  彼得还在下面加了几句。

  上帝的子民重新拾起刀盾,

  凶恶的异教徒还在虎视眈眈,

  伟大的新罗马不会重蹈覆辙,

  我们是上帝的臣民,

  帝国的荣光不会散去,

  君士坦丁堡永远会在这里等待他的主人。

  这几句话就像宣言,宣告罗马的盛世开始回归。也是彼得的决心,将东罗马重新推到顶峰。

  米尔恰不在,彼得就大刀阔斧的进行内政建设。他推动罗马帝国没有维持下去的分配土地政策,除了士兵,那些运输物资到战争前线的民夫也会得到相应的奖励,当然是战争胜利的情况下。贵族在出力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土地和庄园。

  这样其实就是欧洲版本的军功爵制度,军功爵制的实施之所以能够吸引人,主要因为爵位背后的利益刺激。相应,物质资源的供应就显得极为重要。由于战争越来越多,由此得到物质利益的人就会越来越多,需要的资源量就会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资源供应潮推动下,对物质资源的要求尤其重要。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供应,则军功爵制必然失去设计初衷内含的基本意义。也就是说,资源支撑决定着军功爵制的实施范围和持续深度。

  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加以支撑,则不可能形成军功爵制。这里面也有一个资源相对满足度。而不管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