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章 打野就位_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章打野就位

  眼见酒品生意走上正轨,开始有了收益。

  一些大族不免眼红,他们并不知道这生意背后的老板,是益州之主的儿子。

  对这个新出现的赚钱买卖,自然也都想分一杯羹。

  而在政治上不得势,却在这片土地上盘根错节的益州大族,更是其中的急先锋。

  就比如犍为郡张家。

  然而发现了端倪的诸葛叔,立刻便将葡萄酒经营权从名义上收归了官营。

  毕竟有刘备禁酒令在前,此举也算师出有名。

  在保护刘禅刚起步的事业这件事上,诸葛亮露出了较少展现的铁腕。

  然而这一举动,却也进一步增加了益州本土家族的不满。

  你刘备任命高级官员的时候,全都是你荆州派、东洲派的人,打压我益州家族便罢了。

  哦,现在我们想参与些赚钱的生意,你们都不许?

  伱左将军府好大的威风,好生的霸道啊。

  而这件事在被刘禅知道后,感动于诸葛叔此举之余,灵光一闪,也提出了一个方案。

  代工生产。

  你们家族想参与是吧?

  好,我出人把关指导你们用自己的地去种葡萄,然后你把葡萄运到成都来。

  我帮你加工成酒,收你个加工费,你再去卖。

  条件是卖的时候,定价必须与我保持同步。

  反正那些豪族的私田,上缴税赋的时候总是想尽办法做手脚,收到的税实在有限,还不如废物利用便宜我刘禅的生意。

  益州家族一听说诸葛军师松口,允许他们以这种方式参与进来,而且刘禅的加工费,在他们看来收的也不高。

  即使算上种植、运输等成本他们仍然有得赚,立即欣然点头。

  刘禅看似是对他们让步,可他们哪知道,葡萄酒此时的价格虚高到了什么地步。

  他们按照普通酒的利润比照刘禅的葡萄酒,想当然认为刘禅加工费收的十分公道。

  却不知他们的利润和刘禅的比起来,却是少了太多……

  诸葛亮以为刘禅是担心他得罪益州大族太狠,工作不好做,才被迫让利。

  觉得这孩子年纪尚小就有如此的政治敏感性,如此胸襟,又被刷了一波好感度。

  这倒是意外之喜,其实刘禅让他们参与进来喝口汤,更大的目的是在于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

  从而能支撑自己销往更远的地方,赚更大的利润。

  刘禅与益州大族第一次不见血的交锋,以双赢告终。

  当然,益州大族看起来是双方一起赢。

  在刘禅看来,是自己赢两次……

  北方正在打仗,南方少数民族居多,刘禅自然将目光瞄向了东边。

  荆州,原本就有蔡、蒯、黄、庞、习、马、杨七大家族。

  老刘在荆州能混的风生水起,后来关二叔能顺利开展工作,很大程度上便是除去蔡蒯两家外,另外五家的下注支持。

  再加上之前南逃避祸的家族,荆州的有钱人不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