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1章 五德终始说!_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1章五德终始说!

  在邹衍眼里,扶苏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少年。

  他说话总是很质朴,透露着一股让贵族不舒服的土味。

  可邹衍很欣赏。

  他很喜欢有泥土气息的为上位者,当然也很喜欢比较接地气的大秦的未来接班人。

  更让他惊喜的是扶苏的武功可不弱。

  这意味着这是一个接地气但很具有武备意识的储君。

  接地气就意味着这个少年不会对天下盘剥过甚。

  武德充沛则意味着这个少年有很强的对外开拓的那种精神!

  于是,邹衍进城的时候赞美道:“长公子人中龙凤,天下之幸,万民之幸。”

  “我没那么大能力,不过是多了点以己度人的想法。”扶苏道,“先生此来可有教我?”

  邹衍道:“太傅天下名臣,哪里用得了我等劝谏。”

  他这话本来是客气的一种说法,也是开始长篇大论的一种常见的象征。

  就比如说我们求人办事,打电话的时候开头往往会说,啊,你最近挺好啊。

  可扶苏质朴啊,他立马赞同:“太傅学究天人,无所不通,我在身边获益良多。”

  邹衍:“……”

  这孩子怕不是个傻子吧?

  徐福更是奇怪地看着扶苏。

  你不懂什么叫场面话吗?

  扶苏不懂,也不想懂。

  他接着说道:“不过太傅也说,一人计短,要多听取更多的意见。邹夫子天下之名士,并非那种腐朽的儒生,定然可以补充一些我们还不太懂的。”

  邹衍哑然失笑,徐福忍不住道:“若说对中原的了解,我们可能比不上太傅,但要说对东海之滨的了解太傅恐怕还不如我们这些土著。”

  “那不能!”扶苏固执地道,“太傅岂能不懂,偶尔也和我们说起天下各地。太傅认为,东海有盐鱼之便,江东可以有鱼米之利,只可惜这些地方暂时还没有开发起来。若不然,凭东海鱼盐,养活数千万人口足矣。”

  邹衍奇道:“莫非比得上中原?”

  “不一样,”扶苏摇摇头,“太傅说过中原和东海的不同,也说过东海和南海的不同,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自然造成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的不同。”

  邹衍觉着有点意思。

  徐福却道:“此前人所未有之一家之言罢了。”

  “一家之言,未必不能成为天下人的至理。”扶苏慨然道,“太傅武功盖世,瞬息之间行进千里也不过最普通的事情,他岂能没有去过东海。若说对东海的了解,并非我年少气盛,邹夫子恐怕也不如太傅了解。”

  邹衍好笑:“倒要听听公子高见。”

  “正如我们对关中的了解一个道理,邹夫子了解到的青州,也不过是前代齐鲁国人了解的,而且是大量士人了解的,可太傅所了解的却是最多的贫苦之人了解的。”扶苏道,“我们不如太傅了解关中平原,故此不如太傅明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