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8章 第一步改制_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来就是刑部,刑部将职能进行拆分为两个部门,一个是公共安全部,一个是国家中央情报安全部,则是将部分职能跟原本的大理寺合二为一,重组为全新的大理寺,而全新的大理寺不再归尚书省管,而是归于门下省直属领导。

  而六部之首的吏部则是将监察职能拆分出去,组成全新的纪律监察委员会,归门下省直属领导,吏部的权利得到了缩减。

  民部的改变是最大的,民部主要拆分为了财政部、商务部、审计部、国资部暂时四个部门,后续可能还会增加。

  工部则是暂时拆分为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工业部三个部门。

  至于最后的礼部……没动,但是将礼部的一些职能给拆分了出去,比如说关于货币等方面的职能都拆分给了财政部管理,而关于立法相关的职能拆分给了中书省,正在由长孙无忌组建的全新全国性官员会议。

  还有就是将礼部关于学校方面的职能跟国子监全新重组成为一个全新的部门教育部。

  讨论结束之后的三省和各个部门也有了全新的框架结构。

  三省之上自然是皇帝,皇帝直属领导的只有军部。

  而三省各自的职能权限也多出了不少。

  门下省直属:大唐纪律监察委员会、审判职能的大理寺。

  中书省直属:正在成立的全国性官员会议。

  尚书省直属:兵部、公共安全部、国家中央情报安全部、吏部、财政部、商务部、审计部、国资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工部、礼部,总计十二个部门。

  讨论结束之后,剩下的事情就跟李恪没关系了,这些官员如何任命,哪些官员该担任什么事情那是李世民的事情,跟李恪没关系。

  估计老师也是交给长孙无忌、房玄龄等这几个大佬相互管理的。

  但这里面问题也是有的,首先就是情报部的问题,这方面在大唐几乎是没有任何经验的,但是关于李恪之前被刺杀的事情,不仅仅是李世民知道,现在朝中的几个主要大臣都是知道的。

  其他的大臣虽然不知道,但这个部门李世民直接扔给了李恪,让李恪来负责。

  李恪有些纠结,悦来商行的运行一直都是单独的,但是现在情报部的框架李世民让他给填充起来,主要是负责这方面的人没有任何经验,总不能用军中将领吧?

  说实话,李恪是不想接这个活的,因为这不是将自己辛辛苦苦努力的人都交给大唐了吗?只是后来想了想,这些人一直都跟着自己,他们无怨无悔,而现在他们的工作也没有一个正统的名义,但是他们都愿意潜伏起来。

  李恪觉得自己要给他们一个前途,给他们一个“名义”,而成为大唐的国家情报人员,这无疑是对他们付出的一种承认。

  至于情报部的人员,犹豫了再三,李恪决定让霍刚来担任。

  虽然他一直都是李恪的侍卫统领,但是因为事关李恪的安全,而悦来商行下面又是为李恪提供情报支持的,霍刚对这些自然是极为了解的,因为悦来商行就是为了李恪的安全而成立的。

  他对这一整套的运营等等都可以说是了如指掌,由他来担任这个部门尚书也再合适不过了。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