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1章 问题_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年的一次演讲,当时卡特说,这是整个国家最伟大的一次冒险,这话卡特没说错,但是却说错了国家。

  1996年世界太阳能会议在津巴布韦召开,那个时候,光伏就进入了兔子的视野,因为那个时候兔子有7656万无电人口。这些人口集中在西北地区,远离电网,负荷小,分布广,如果由国家电网直接拉过去,那么耗资巨大,而光伏可以扭转这一切。

  津巴布韦会议第二年,兔子开始实施光明工程,通过太阳能和风能,在西部建立起上千套独立的发电系统,解决了七百多个乡村的用电问题。

  也正是因为这个工程创造了当时国内第一代光伏企业,尚德、赛维、天合光能等等,跟其他产业的忍辱负重不同,兔子的光伏产业有一个耀眼的开端。

  04年,欧美在各种环保等思潮压力下,欧美开始推动能源转型,光伏和风电就是不二之选,在多国产业刺激下,全世界光伏产业规模快速扩张,相交欧美的高端,国内这些从西北农村走出的企业深谙an光伏的核心是成本,而兔子的优势也是成本。

  于是兔子的光伏企业集体出海,迎来了第一次高光,05年尚德等企业就在鹰酱纽交所上市,到07年,兔子光伏企业达到了上千家!占据当时世界光伏企业的半壁江山。

  但当时兔子的光伏企业,上游缺乏制造工艺,下游缺乏电站技术,整个产业都集中在光伏组件一项,也就是中游。

  而且当是百分之九十的原料依赖进口,百分之九十的产品出口到欧美,百分之九十的核心技术不在自己手里。

  于是这些肥美又可口的光伏企业迎来了从华尔街到伦敦金融城到法兰克福,所有的主题都变成了一个,围猎兔子的光伏企业。

  05年国际市场上,光伏板主要原材料的多晶硅为40美元,于是这些欧美供应商看中了兔子光伏企业没有技术的弱点,直接推动硅晶原材料价格,到08年3年时间,多晶硅暴涨到500美元/公斤,翻了12倍!

  而作为中游加工企业,这些光伏企业没有对下游的定价权,价格全靠买方出价,于是国外的所有买家都压价购买,这些光伏企业一度陷入赔本才能卖出去的窘境。

  于是两头围杀之下,这些光伏企业的第一波市场被吞噬干净,中间这些光伏企业试图反抗过。

  他们曾试图掌控原料市场的主动权,但金融家可不会给他们机会,08年初,国际市场的多晶硅再次热炒,上游供应商趁机向这些光伏企业提出长期供应协议,看着国际市场依然暴涨的多晶硅,担心成本继续提升的光伏企业,纷纷签约,提前锁定产量。

  甚至有锁定十年产量的企业。

  在这些企业签订长期供应协议之后,国际多晶硅价格瞬间暴跌,不到一年时间里面多晶硅从500美元/公斤,暴跌至40美元/公斤。

  这些光伏企业基本都在高位锁定了3-10年的产量,于是他们被抽干了最后一口血。因为撕毁协议,赔偿金同样是一笔巨款。

  于是第一批光伏企业就这样倒下了,至于后期的双反垄断等调查之间的博弈,那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反正最后到了19年,曾经被打败的世界光伏市场,兔子的市场份额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提升到了65%以上。

  但李恪这会儿要玩的就是,西方围猎第一批光伏企业那一套!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