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3章 消息传回大梁,朝堂震惊了_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没有瓶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建议朕,让三边之地的武学势力满两年即可自留愿石,现在倒好,这些边境翅膀硬了,难道是想要朕重蹈周王室的覆辙吗?你们这些逆臣。”

  就算没有武道力量的威压,建安皇帝的怒意也让乾清宫的气氛变得格外压抑、沉闷。

  在座的大臣们都清楚地记得,这条诏令乃是建安皇帝同意后才对外发布。

  只是大家没有想到东路发展有些超过他们的预期。

  现在东路因为这条诏令而减弱了朝廷的力量,建安皇帝显然不想承担这样的过错。

  “都是臣等的罪过,还请陛下责罚,”

  萧伯龄与洪道文等臣子跟随建安皇帝多年,也知道他的脾性,乃是一个好面子的,但同时也是知道眼前这个皇帝懂得事情轻重缓急,心中有一杆秤。

  若是自己有责任,他们只要给一个台阶的话,老实认错,建安皇帝就会把这事揭过。

  要是非要给他“明辨是非对错”的话,那么轻则辞官,重则有性命之虞。

  在做都是人精,不会做那种蠢事。

  果不其然,就在萧伯龄与洪道文等臣子“承认错误”之后,建安皇帝赵佣煦的语气明显变得缓和了许多。

  “哼,想要责罚还不简单?你们身为臣子可不是只会让朕责罚,是要替朕出主意!”

  建安皇帝语气稍缓道:“这次前线来报,赵国李幕亲率十八万大军。赵国乃是人口大国,这肯定不是上限之数。”

  “你们都清楚,颖郡一旦失守意味着什么。”

  “在颖郡背后有魏国粮仓之称的河原郡,要是颖郡被赵国夺去,河原郡怕是不保,最好的状态怕也是失去三分一,赵国这次明显是有备而来。”

  “要是祖宗交给朕的江山毁在朕的手里,朕又有何脸面去见大魏国的列祖列宗?”

  建安皇帝说得乃是句句属实。

  实际上他这还是说轻了的。

  因为颖郡虽是边荒之地,但地理位置易守难攻,是个险要之地,乃是魏国的东大门。

  这样的位置放在别人手中,他显然是不放心的。

  武王赵弘明有龙脉加身,是有大气运的人,同时又是武道天才,跟其皇子不一样,不会那么容易遭厄陨落。

  于是他以往一直存于脑海中的想法便可落实。

  在他的打算中,他将颖郡变为武王的封地,依靠武王的能力将这块险要之地牢牢把握在王族的手中。

  等遇到战事的时候,位于颖郡附近的东军及时支援,相互拱卫,如此就能确保魏国在东线,抵御齐国、赵国。

  可是没想到,现在东军芦宗辉在三国伐魏公布的诏令后有了自己的小心思,面临赵国大敌还只顾眼前。

  这是公然挑战朝廷,偏偏朝廷还无可奈何,能够制衡他的手段并没有多少。

  让本就脆弱而敏感的朝廷与地方关系摆到了台面来,也让魏国王族对边境脆弱的掌控也一并摆了出来。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