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5章 对策_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遵旨。

  这个事情才安排下去之后,崇政殿内正准备说下一个事情时,却又有黄马褂通报,献上了一份文书,说是蒙古转呈过来有关关内的消息。

  对于关内的情况,这些满清的亲王贝勒都是非常关心的。因此,他们立刻一个个都盯着马上拆文书观看的多尔衮。

  然后,他们发现,多尔衮的表情有点古怪,既不是开心,也不是担心,似乎是两者兼有之。

  于是,多铎就忍不住问道:“关内的情况如何?”

  多尔衮此时已经看完,便抬头看了看他,然后又看向其他人说道:“那个流贼李自成的地盘,都向明国朝廷投降了。据说他本人领着残部逃到了云贵地区。如今明国皇帝又去亲征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表情严峻地说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关内的战乱,怕是会被明国皇帝给平定了!”

  这个消息,对他们这些人来说,确实不是一个好消息。

  豪格听了,马上说道:“那还等什么,总不可能等到明国皇帝把那些乱贼都杀了我们再进关吧?赶紧攻进去,就像以前一样,让明国皇帝首尾难顾,疲于奔命,如此才对我大清最为有利!”

  虽然豪格性格有点粗暴,但是基本的道理显然是知道的。

  但是,多尔衮却是摇头说道:“几年前的明国,还是内忧外患,眼见都要改朝换代,结果从不出京师的皇帝却亲自领兵出征,竟然能扭转乾坤。不得不说,明国唯一可虑者,乃明国皇帝一人也。如今明国皇帝远征云贵,确实是我大清出兵的好机会。但是,你们想过没有,我们出多少兵马合适,远征关内,又要备多少粮草物资?如今可不比以往,只要路上花销就可以,到国内抢了便能补充的!”

  他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其实就只有一点,那就是粮草问题。

  辽东苦寒,满清虽然夺得朝鲜,获得了大量粮田,还有上千万的人口,但是与此同时,也是多了上千万张嘴。满清的粮食,本身就不够用,先紧着满清本族人用,因此饿死了一些朝鲜人。

  灭国之战后,不休养生息一些年,那肯定是不可能缓过来的。如今要仓促对明国开战,这粮食就是个问题。

  一如多尔衮所说,如果说和以前一样,满清兵有个五六万人马就成,入关之后,就能攻城略地得到粮草物资的补给,那就没问题,辽东这边至少出少量的粮食,任何时候凑凑就能凑起来。

  可如今,因为上一次入关却大败而回,这一次让满清少于上一次的兵力入关,他们谁有这个底气?

  也因为上一次的战败,让他们都没有了信心能在入关之后就可以攻城略地,补充粮草物资。

  这么一来,入关的兵力估计要二十万左右,粮草物资的准备,对于满清来说,绝对是个天文数字了!

  因此,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