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50章 :周扬的担心!!_院士重生:回到1975当知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国内的经济确实不太好。

  尤其是超高的财政赤字,已经到了令人瞠目结舌、触目惊心的地步了。

  大家都知道,所谓财政赤字,实际上便是国家财政入不敷出,欠债了!

  然而,在过去的近三十年间,国家财政其实很少出现在财政赤字。

  究其原因就是我们搞的是计划经济,而计划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入量出”,就是我们的国家预算是根据国家预计收入来安排的,有多大能力办多大的事儿。

  这样一来,即便是略有超出也不会很严重,东挪西凑或者是勒紧一下裤腰带也就挨过去了。

  但是最近几年可就不同了,随着我们同西方各国的关系大幅度的缓和,以贼鹰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们的经济封锁有多减弱,我们也有机会接触甚至于购买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了。

  比如说大名鼎鼎的四三方案,该方案原计划在3至5年内从西方国家引进价值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之后在这个方案的基础上又追加了一批项目,计划总额51.4亿美元。

  总之这几年趁着西方不在封锁,我们一直是在向其他国家买买买!

  而这些技术和设备也不是买回来之后就没事儿了,也不是放在哪里看着,而是必须将这些技术设备利用起来,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服务。

  于是乎,在买买买的同时,我们也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大规模的投资建厂,并命令各个科研院所对这些买回来的西方技术设备进行各种研究。

  如此一来,国内投入到这方面的资金越来越过,财政赤字也越发的严重了。

  上面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事儿的严重性,于是便希望通过调整国家策略,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

  因此在前年的时候上面就出台新的计划,准备国家预算内的基建投资在1975年要降为396亿元,1976年再降为360亿元,1977年再降至240亿元。

  而施工的大中项目,要从1700个降到1000个以下。

  说白了就是要压缩投资,减少支出,免得债台高筑。

  但是,实施的结果却让人有些无法接受,新计划实施了快三年了,结果非但没有减下来,投入的资金反而还有大幅度的增加了。

  财政赤字更加的严重了!

  无奈之下,就在今年的3月28日高层发布了《关于坚决压缩和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的请示报告》,提出要在1977年把社会集团购买力控制在100亿—110亿元以内。

  没办法,节流是节不住了,那就只能抑制国民消费了。

  不这样做的话,国内没有那么多的产品可供老百姓消费,造成的必然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在这样的情况下,周扬是真担心上面拿镰刀计划的钱来补窟窿。

  而为了避免威远公司被抽干,唯一的办法就是多高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